|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0-12页 |
| 1.3.1 研究特色 | 第10-11页 |
| 1.3.2 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2.1.1 土壤污染修复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3页 |
| 2.1.2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概念 | 第13页 |
| 2.2 地方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 2.2.1 公共信托理论 | 第13-14页 |
| 2.2.2 环境权理论 | 第14-15页 |
| 2.2.3 环境善治理论 | 第15-17页 |
| 3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17-24页 |
| 3.1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立法现状 | 第17-21页 |
| 3.1.1 现行法律中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规定 | 第17-20页 |
| 3.1.2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立法问题 | 第20-21页 |
| 3.2 地方政府的履责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1-22页 |
| 3.2.1 部门主体的协调联动性不强 | 第21页 |
| 3.2.2 污染责任监管不到位 | 第21-22页 |
| 3.3 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追究机制不健全 | 第22-24页 |
| 3.3.1 对政府相关责任人的监管不到位 | 第22-23页 |
| 3.3.2 环境目标责任制度亟待完善 | 第23-24页 |
| 4 国外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经验与借鉴 | 第24-31页 |
| 4.1 美国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 | 第24-25页 |
| 4.1.1 美国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缘起 | 第24页 |
| 4.1.2 美国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 4.2 日本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 | 第25-26页 |
| 4.2.1 日本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由来 | 第25页 |
| 4.2.2 日本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5-26页 |
| 4.3 俄罗斯土壤污染修复制度 | 第26-27页 |
| 4.3.1 俄罗斯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兴起 | 第26页 |
| 4.3.2 俄罗斯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 4.4 国内外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的比较 | 第27-29页 |
| 4.4.1 中美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比较 | 第27页 |
| 4.4.2 中日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比较 | 第27-28页 |
| 4.4.3 中俄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比较 | 第28-29页 |
| 4.5 国外土壤污染修复责任修复制度的启示 | 第29-31页 |
| 5 完善地方政府完善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建议 | 第31-40页 |
| 5.1 立法层面规制地方政府的土壤污染修复责任 | 第31-33页 |
| 5.1.1 明确立法定位与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制度相关的内容 | 第31页 |
| 5.1.2 明确政府修复责任的主体地位 | 第31-32页 |
| 5.1.3 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具体化设立 | 第32-33页 |
| 5.2 健全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实现机制 | 第33-36页 |
| 5.2.1 完善土壤环境防治的执法体系 | 第33页 |
| 5.2.2 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责 | 第33-35页 |
| 5.2.3 加强部门联动性,合力处理土壤污染修复 | 第35-36页 |
| 5.3 巩固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问责与监督机制 | 第36-38页 |
| 5.3.1 完善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问责机制 | 第36-37页 |
| 5.3.2 完善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 5.4 完善地方政府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辅助机制 | 第38-40页 |
| 5.4.1 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基金制度 | 第38页 |
| 5.4.2 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第38-39页 |
| 5.4.3 建立土壤污染修复信贷制度 | 第39页 |
| 5.4.4 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个人简介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