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法 | 第11-12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三)实验研究法 | 第12页 |
(四)访谈法 | 第12页 |
五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一 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 | 第14-17页 |
(一)概念隐喻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 第15-16页 |
(三)概念隐喻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外有关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词汇教学策略 | 第17-20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二)国外有关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词汇教学策略 | 第19-2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22页 |
(一)国内文献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二)国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一 认知建构理论 | 第22页 |
二 概念隐喻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概念隐喻的词汇教学实验设计 | 第24-38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二 实验对象 | 第24页 |
三 实验假设 | 第24页 |
四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4页 |
(二)实验研究法 | 第24-25页 |
(三)访谈法 | 第25页 |
五 实验过程 | 第25-38页 |
(一)设计调查问卷,制定访谈提纲,实验前测及后测 | 第25-26页 |
(二)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验 | 第26-28页 |
(三)概念隐喻理论下的词汇教学原则 | 第28-29页 |
(四)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二课后生词表中的隐喻词汇统计 | 第29-31页 |
(五)概念隐喻理论下的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 第31-32页 |
(六)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一英语词汇教学案例 | 第32-38页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38-50页 |
一 词汇测试成绩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38-40页 |
(一)实验前后实验班和控制班词汇测试成绩的配对样本分析 | 第38-39页 |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和控制班词汇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检验 | 第39-40页 |
二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40-45页 |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与使用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二)多义词掌握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三)习语掌握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四)固定搭配掌握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五)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掌握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三 访谈内容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45-50页 |
(一)实验前访谈 | 第45-47页 |
(二)实验后访谈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50-54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二 研究启示 | 第51-52页 |
三 研究局限 | 第52页 |
四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一 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二 词汇测试(前测) | 第60-64页 |
附录三 实验前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四 实验后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附录五 词汇测试(后测)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答辩决议书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