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选题来源 | 第20-21页 |
2 非效率投资与价值创造力的相关理论 | 第21-33页 |
2.1 非效率投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1.1 非效率投资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非效率投资的成因 | 第21-23页 |
2.1.3 非效率投资的衡量 | 第23-24页 |
2.2 价值创造力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2.1 价值创造力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2 价值创造力的分类 | 第25-26页 |
2.2.3 价值创造力的衡量 | 第26-29页 |
2.3 非效率投资对价值创造力的影响机理 | 第29-30页 |
2.3.1 非效率投资损害股东权益影响价值创造力 | 第29页 |
2.3.2 非效率投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价值创造力 | 第29-30页 |
2.4 非效率投资对价值创造力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0-31页 |
2.4.2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 第31-32页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2-33页 |
3 非效率投资与价值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 第33-42页 |
3.1 非效率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3.1.1 非效率投资的水平差异 | 第33-34页 |
3.1.2 非效率投资的行业差异 | 第34-36页 |
3.1.3 非效率投资的地域差异 | 第36-37页 |
3.2 价值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 第37-42页 |
3.2.1 价值创造力的水平差异 | 第38-39页 |
3.2.2 价值创造力的行业差异 | 第39-40页 |
3.2.3 价值创造力的地域差异 | 第40-42页 |
4 非效率投资影响价值创造力的研究方法设计 | 第42-47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42页 |
4.2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2-43页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3页 |
4.4 变量选取 | 第43-45页 |
4.4.1 非效率投资变量选取 | 第43-44页 |
4.4.2 价值创造力变量选取 | 第44-45页 |
4.4.3 控制变量选取 | 第45页 |
4.5 非效率投资模型 | 第45-47页 |
5 非效率投资影响价值创造力的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第47-49页 |
5.1.1 描述性统计 | 第47页 |
5.1.2 相关性检验 | 第47-49页 |
5.2 非效率投资影响价值创造力的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5.3.1 非效率投资实证结果 | 第50-51页 |
5.3.2 非效率投资影响市场价值创造力的实证结果 | 第51-52页 |
5.3.3 非效率投资影响财务价值创造力的实证结果 | 第52-54页 |
6 减弱非效率投资以提升价值创造力的建议 | 第54-56页 |
6.1 增加管理层的持股比例 | 第54页 |
6.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第54-55页 |
6.3 建立责任承担机制 | 第55页 |
6.4 健全外部资本市场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