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方言词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阜新市的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1.1.1 阜新市的地理和人口 | 第9页 |
1.1.2 阜新市的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1.2 阜新方言概况 | 第10-15页 |
1.2.1 阜新方言的分区 | 第10-11页 |
1.2.2 阜新方言特点概况 | 第11-15页 |
1.3 阜新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6-19页 |
1.4.1 本文研究依据的理论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语料来源说明 | 第17-18页 |
1.4.4 方言调查合作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阜新方言词汇构词研究 | 第19-38页 |
2.1 阜新方言词汇的音节数量 | 第19-24页 |
2.1.1 多数词语音节呈增多趋势 | 第19-24页 |
2.1.2 少量音节减少现象 | 第24页 |
2.2 阜新方言词汇的构词词素 | 第24-29页 |
2.2.1 构词词素完全相同,顺序不同 | 第24-26页 |
2.2.2 构词词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 第26-28页 |
2.2.3 构词词素完全不同 | 第28-29页 |
2.3 阜新方言词汇的词缀研究 | 第29-38页 |
2.3.1 阜新方言的前缀 | 第30-32页 |
2.3.2 阜新方言的后缀 | 第32-36页 |
2.3.3 阜新方言的中缀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阜新方言与普通话语义差异比较 | 第38-46页 |
3.1 词义差异 | 第38-42页 |
3.1.1 义项上的差异 | 第38-40页 |
3.1.2 语法意义上的差异 | 第40-41页 |
3.1.3 修辞意义上的差异 | 第41-42页 |
3.2 造词理据差异 | 第42-46页 |
3.2.1 根据外形与声音 | 第43-44页 |
3.2.2 通过比喻与拟人 | 第44页 |
3.2.3 根据用途或性能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阜新方言词汇的内部差异比较 | 第46-54页 |
4.1 新老词汇差异 | 第46-50页 |
4.1.1 新老词汇差异表现 | 第46-48页 |
4.1.2 新老词汇使用差异原因分析 | 第48-50页 |
4.2 城乡词汇差异 | 第50-54页 |
4.2.1 城乡词汇差异表现 | 第50-52页 |
4.2.2 城乡词汇使用差异原因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阜新方言特色词语汇释 | 第54-68页 |
5.1 古语词 | 第54-55页 |
5.2 借词 | 第55-56页 |
5.3 基础词汇 | 第5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