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民族融合的经典--库夏科夫第五号手风琴奏鸣曲《永恒的独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言 | 第6-8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6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6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6-8页 |
第一章 库夏科夫生平简介与作品创作背景 | 第8-11页 |
一、库夏科夫的生平介绍 | 第8-9页 |
二、库夏科夫的手风琴作品 | 第9页 |
三、库夏科夫奏鸣曲五号《永恒的独白》 | 第9-11页 |
第二章 库夏科夫奏鸣曲五号《永恒的独白》文本分析 | 第11-24页 |
一、作品的音高材料分析 | 第11-15页 |
二、作品的功能结构分析 | 第15-20页 |
1、主题的呈示与发展 | 第15-17页 |
2、副题的呈示与发展 | 第17-18页 |
3、整体的结构划分 | 第18-20页 |
三、作品的潜调性对结构力的作用 | 第20-21页 |
1、局部的调性安排 | 第20页 |
2、整体的调性安排 | 第20-21页 |
四、作品的民族性材料分析 | 第21-22页 |
1、民歌素材的使用与提炼 | 第21-22页 |
2、民族特色的调式运用 | 第22页 |
3、民族和声的色彩 | 第22页 |
五、作品的现代手法与民族元素的融合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库夏科夫奏鸣曲五号《永恒的独白》演奏分析 | 第24-33页 |
一、无拍号记谱法作品中的风箱设计 | 第24-26页 |
二、提示性节奏的处理 | 第26-27页 |
三、音簇化和弦的演奏 | 第27-28页 |
四、音块化和弦的演奏 | 第28页 |
五、多个主导音的演奏处理 | 第28-30页 |
六、民族元素的提炼 | 第30-31页 |
七、超强力度空间的诠释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