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第9-11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结构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家居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分析与设计 | 第14-23页 |
2.1 智能家居系统体系架构 | 第14-16页 |
2.2 家庭网关 | 第16-18页 |
2.2.1 家庭网关NI CompactRIO | 第16-17页 |
2.2.2 家庭网关软件架构 | 第17-18页 |
2.3 家庭内部网络 | 第18-21页 |
2.3.1 组网方式 | 第18-19页 |
2.3.2 ZigBee芯片CC2530 | 第19-21页 |
2.4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家居监控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第23-39页 |
3.1 ZigBee通信模块设计 | 第23-26页 |
3.1.1 ZigBee通信模块结构组成 | 第23页 |
3.1.2 CC2530 最小系统 | 第23-25页 |
3.1.3 CC2530 串行通信接口 | 第25-26页 |
3.2 多码制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设计 | 第26-29页 |
3.3 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29-34页 |
3.3.1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 第29-30页 |
3.3.2 气体烟雾传感器MQ-2 | 第30-31页 |
3.3.3 PM2.5 传感器 | 第31-33页 |
3.3.4 环境光强度传感器BH1750FVI | 第33-34页 |
3.4 可调亮度LED灯 | 第34页 |
3.5 电动窗帘 | 第34-35页 |
3.6 图像采集模块 | 第35-36页 |
3.7 硬件模块PCB板布局电气设计原则 | 第36-3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家庭网关CompactRIO应用软件设计 | 第39-52页 |
4.1 基于MVC模式的软件设计 | 第39-40页 |
4.2 NI CompactRIO开发环境构建 | 第40-42页 |
4.3 Web应用程序设计 | 第42-50页 |
4.3.1 Web客户端程序设计接口框架 | 第42-43页 |
4.3.2 Web服务器配置 | 第43-44页 |
4.3.3 Web应用程序模块设计 | 第44-50页 |
4.4 本地功能VI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ZigBee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52-69页 |
5.1 ZigBee协议 | 第52-54页 |
5.1.1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第52-53页 |
5.1.2 ZigBee协议体系结构 | 第53-54页 |
5.2 Z-Stack 2007 | 第54-59页 |
5.2.1 Z-Stack 2007 运行机制 | 第54-57页 |
5.2.2 ZigBee组网机制 | 第57-59页 |
5.3 ZigBee组网测试 | 第59-62页 |
5.4 ZigBee无线透传的实现 | 第62-63页 |
5.4.1 ZigBee协调器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5.4.2 ZigBee终端设备程序设计 | 第63页 |
5.5 应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带死区的限幅平均滤波法 | 第63-68页 |
5.5.1 带死区的限幅平均滤波法原理 | 第63-66页 |
5.5.2 带死区的限幅平均滤波法有效性验证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家居监控系统集成测试 | 第69-73页 |
6.1 Web客户端指令测试 | 第69-70页 |
6.2 Web客户端获取数据测试(以PC客户端为例) | 第70-71页 |
6.3 Web客户端到ZigBee网络终端节点数据传输延迟分析 | 第71-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