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一)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仍然存在且伤害性大第9页
        (二)个体发展需要良好的空间环境第9页
        (三)个人经历的回顾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10-12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第12-14页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突破第14-15页
    四、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5-17页
        (一)概念界定第15-16页
        (二)相关概念辨析第16-17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调查设计及实施第19-23页
    第一节 调查工具设计及说明第19-21页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说明第19-20页
        二、访谈、观察提纲设计及说明第20-21页
    第二节 调查实施第21-23页
        一、调查对象第21-22页
        二、调查过程第22-23页
第二章 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现状分析第23-32页
    第一节 教师语言暴力与小学生品德的相关分析第23-28页
        一、发泄情绪式语言暴力与小学生品德表现的相关分析第23-26页
        二、维护权威式语言暴力与小学生品德表现的相关分析第26-28页
    第二节 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分析第28-32页
        一、发泄不良情绪式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第28-29页
        二、维护权威式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分析第29页
        三、教师语言暴力类型的影响力比较分析第29-32页
第三章 教师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归因探讨第32-38页
    第一节 教育者的归因第32-34页
        一、言传身教的缺失第32页
        二、教育素养不足第32-34页
    第二节 环境氛围的归因第34-38页
        一、家庭环境第34-35页
        二、学校环境第35-36页
        三、社会环境第36-38页
第四章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消解策略第38-44页
    第一节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第38-40页
        一、学习和运用控制情绪的方法第38页
        二、提高教师语言行为艺术水平第38-39页
        三、树立和而不同的学生观第39-40页
        四、关注学生的品德生活第40页
    第二节 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第40-44页
        一、家庭积极承担教育责任第40-41页
        二、学校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第41-42页
        三、健全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第42-44页
结语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 (一)第47-49页
附录 (二)第49-50页
附录 (三)第50-5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研究
下一篇:传统扎染工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