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WSN中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相关研究 | 第12-22页 |
2.1 无线传感网概述 | 第12-15页 |
2.1.1 无线传感网的形成及特点 | 第12-14页 |
2.1.2 无线传感网中的基本单元 | 第14-15页 |
2.2 隐私保护数据加密技术 | 第15-18页 |
2.2.1 无线传感网中的密钥管理分类 | 第15-16页 |
2.2.2 常见的分布式密钥分配方案 | 第16-18页 |
2.3 隐私保护非加密技术 | 第18-21页 |
2.3.1 KIPDA技术 | 第18-19页 |
2.3.2 信息隐藏技术 | 第19-20页 |
2.3.3 其他非加密方案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分布式动态加密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案 | 第22-37页 |
3.1 网络模型 | 第22-24页 |
3.1.1 聚合传输 | 第22-23页 |
3.1.2 常见的聚合传输算法 | 第23-24页 |
3.2 相关工作 | 第24-25页 |
3.2.1 E-G密钥预分配方案 | 第24-25页 |
3.2.2 已有的改进措施 | 第25页 |
3.3 算法要点 | 第25-32页 |
3.3.1 基于KDC的密钥分配方案 | 第26-28页 |
3.3.2 基于时间轴的散列密钥池更新 | 第28-29页 |
3.3.3 基于安全事件的更新 | 第29-30页 |
3.3.4 算法流程 | 第30-32页 |
3.4 算法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32-36页 |
3.4.1 隐私保护性 | 第32-33页 |
3.4.2 有效性 | 第33-35页 |
3.4.3 连通性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CPDA扰动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方案 | 第37-48页 |
4.1 相关工作 | 第37-39页 |
4.1.1 CPDA技术 | 第37-38页 |
4.1.2 已有的改进方案 | 第38-39页 |
4.2 算法要点 | 第39-44页 |
4.2.1 密钥分配方案选取 | 第39页 |
4.2.2 网络模型和分簇方式 | 第39-40页 |
4.2.3 认证机制HMAC | 第40-41页 |
4.2.4 算法流程 | 第41-44页 |
4.3 算法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4.3.1 隐私保护性 | 第44-46页 |
4.3.2 有效性 | 第46页 |
4.3.3 准确性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一种加密与非加密融合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方案 | 第48-63页 |
5.1 相关工作 | 第48-54页 |
5.1.1 典型的同态加密算法 | 第49-50页 |
5.1.2 椭圆曲线密码算法及其优点 | 第50-53页 |
5.1.3 基于ECC的加密算法 | 第53页 |
5.1.4 已有的改进方案 | 第53-54页 |
5.2 算法要点 | 第54-59页 |
5.2.1 SMART切分重组技术 | 第54-56页 |
5.2.2 节点认证及会话标识 | 第56页 |
5.2.3 算法流程 | 第56-59页 |
5.3 算法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5.3.1 隐私保护性 | 第59页 |
5.3.2 有效性 | 第59-61页 |
5.3.3 正确性与同态性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