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导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7-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写作思路 | 第19页 |
1.4 主要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页 |
1.4.3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2.1.1 民族乡 | 第21-22页 |
2.1.2 政府能力 | 第22-23页 |
2.1.3 治理能力 | 第23-24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6-27页 |
3 江西省金竹畲族乡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3.1 金竹畲族乡乡情概况 | 第27页 |
3.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7页 |
3.2.2 目的和内容 | 第27-29页 |
3.2.3 调查过程 | 第29页 |
3.3 调查结果的综合评价 | 第29-34页 |
3.3.1 基本成果 | 第29-31页 |
3.3.2 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4 金竹畲族乡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4.1 民族乡的特殊性 | 第34-36页 |
4.1.1 行政环境的特殊性 | 第34-35页 |
4.1.2 公共服务内容的特殊性 | 第35-36页 |
4.2 体制不健全 | 第36-38页 |
4.2.1 民族乡政策模糊性 | 第36页 |
4.2.2 财政制度不完善 | 第36-37页 |
4.2.3 压力型体制 | 第37-38页 |
4.3 政府管理能力弱化 | 第38-40页 |
4.3.1 政府法制权威缺失 | 第38-39页 |
4.3.2 政府职能界定不明确 | 第39页 |
4.3.3 公务人员结构不合理 | 第39-40页 |
4.4 缺乏服务与危机意识 | 第40-42页 |
4.4.1 政府人员工作动力不足 | 第40页 |
4.4.2 危机意识淡薄 | 第40-42页 |
5 加强金竹畲族乡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 | 第42-51页 |
5.1 遵循的原则 | 第42-43页 |
5.1.1 民主参与原则 | 第42页 |
5.1.2 诉求回应原则 | 第42-43页 |
5.1.3 权利保障原则 | 第43页 |
5.2 健全乡镇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 第43-45页 |
5.2.1 建立规范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43-44页 |
5.2.2 信息公开,提高评估透明度 | 第44-45页 |
5.2.3 严格追究责任制 | 第45页 |
5.3 激发乡镇社会组织活力 | 第45-47页 |
5.3.1 加大对农村自发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 第45-46页 |
5.3.2 积极开展与NGO、企业组织的合作治理 | 第46-47页 |
5.4 提高乡镇财政自给力 | 第47-48页 |
5.4.1 解放思想,调整生产结构 | 第47页 |
5.4.2 树立成本--收益意识 | 第47-48页 |
5.5 树立和创新治理理念 | 第48-49页 |
5.5.1 提高干部素质 | 第48页 |
5.5.2 用网络科技引导创新 | 第48-49页 |
5.5.3 树立主动治理理念 | 第49页 |
5.6 强化政策保障 | 第49-51页 |
5.6.1 加快立法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第49-50页 |
5.6.2 落实民族乡优惠政策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