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 第12-28页 |
1.1 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概念 | 第12-16页 |
1.1.1 小组合作学习定义 | 第12页 |
1.1.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第12-13页 |
1.1.3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 第13-14页 |
1.1.4 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范围 | 第14页 |
1.1.5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1.2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2.1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学理论 | 第16-17页 |
1.2.2 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第17-18页 |
1.3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8-21页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1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的应用 | 第21页 |
1.4.2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的应用 | 第21-22页 |
1.5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5.1 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忽略实质 | 第22-23页 |
1.5.2 学生角色的承担缺失 | 第23页 |
1.5.3 教师角色的承担缺失 | 第23-24页 |
1.5.4 缺乏有效的评价与鼓励措施 | 第24页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1.6.1 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 第24-25页 |
1.6.2 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 第25页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8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7.2 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高中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 | 第28-34页 |
2.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8-29页 |
2.1.1 文献资料法 | 第28页 |
2.1.2 问卷调查法 | 第28页 |
2.1.3 访谈法 | 第28-29页 |
2.1.4 观察法 | 第29页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9-31页 |
2.2.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29-30页 |
2.2.2 对教师的访谈结果 | 第30-31页 |
2.3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 第34-44页 |
3.1 实验对象 | 第34页 |
3.2 实验假设 | 第34页 |
3.3 实验时间 | 第34页 |
3.4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5 实验实施过程 | 第34-40页 |
3.5.1 小组合作教学的组织 | 第34-35页 |
3.5.2 三种课型的教学案例 | 第35-40页 |
3.6 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3.6.1 成绩分析 | 第40-42页 |
3.6.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4-48页 |
4.1 结论 | 第44页 |
4.2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 第44-46页 |
4.2.1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44-45页 |
4.2.2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对策 | 第45-46页 |
4.2.3 本次实验存在不足之处 | 第46页 |
4.3 小组合作学习的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学生对在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适应性的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B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对学生的后测问卷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