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 | 第10页 |
1.1.2 高考的功能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3 研究现状评析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APOS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具体应用 | 第18-28页 |
3.1 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8-21页 |
3.1.1 SOLO分类理论的起源 | 第18-19页 |
3.1.2 SOLO分类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3.2 SOLO分类理论在本文中的具体应用 | 第21-28页 |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1页 |
3.2.2 SOLO分类理论下高考数学试题思维层次划分 | 第21-28页 |
第四章 高考数学试题SOLO能力结构统计分析 | 第28-50页 |
4.1 高考数学全国卷Ⅰ评价分析 | 第28-38页 |
4.1.1 2013 年全国卷Ⅰ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4.1.2 2014 年全国卷Ⅰ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4.1.3 2015 年全国卷Ⅰ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4.1.4 2016 年全国卷Ⅰ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4.1.5 2017 年全国卷Ⅰ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2 高考数学全国卷Ⅱ评价分析 | 第38-50页 |
4.2.1 2013 年全国卷Ⅱ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4.2.2 2014 年全国卷Ⅱ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4.2.3 2015 年全国卷Ⅱ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4.2.4 2016 年全国卷Ⅱ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44-46页 |
4.2.5 2017 年全国卷Ⅱ试题SOLO层次统计分析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全国卷Ⅰ、Ⅱ高考数学试题SOLO层次特点分析 | 第50-60页 |
5.1 2013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0-55页 |
5.1.1 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0-51页 |
5.1.2 2014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1-52页 |
5.1.3 2015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2-53页 |
5.1.4 2016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3-54页 |
5.1.5 2017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4-55页 |
5.2 两套高考数学试题SOLO能力结构特点 | 第55-60页 |
5.2.1 高考数学全国卷Ⅰ试题层次特点 | 第55-56页 |
5.2.2 高考数学全国卷Ⅱ试题层次特点 | 第56-60页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反思与教学建议 | 第60-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教学建议 | 第61-63页 |
6.2.1 重视基础知识,聚焦核心素养 | 第61-62页 |
6.2.2 兼顾不同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 | 第62页 |
6.2.3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 第62-63页 |
6.3 研究反思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