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微公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 第22-33页 |
一、微公益的含义及特征 | 第22-27页 |
(一)公益的含义 | 第22-24页 |
(二)微公益的含义 | 第24-25页 |
(三)微公益的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29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 第27-28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 第28-29页 |
三、微公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 | 第29-33页 |
(一)微公益的承载功能 | 第29-30页 |
(二)微公益的育人功能 | 第30-31页 |
(三)微公益的激励功能 | 第31-33页 |
第二 章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3-40页 |
一、微公益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 第33-37页 |
(一)顺应了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33-34页 |
(二)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 第34-36页 |
(三)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不足 | 第36-37页 |
二、微公益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 第37-40页 |
(一)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7-38页 |
(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 第38页 |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转化 | 第38-39页 |
(四)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以微公益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40-46页 |
一、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 第40-41页 |
二、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3页 |
(一)大学生的微公益理念淡薄 | 第41-42页 |
(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持续性不足 | 第42-43页 |
(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单一 | 第43页 |
三、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一)微公益活动宣传不到位 | 第43-44页 |
(二)时间资金受限,活动难以持续 | 第44页 |
(三)微公益活动缺乏专业性 | 第44-45页 |
(四)缺乏规范的管理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46-55页 |
一、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 第46-48页 |
(一)求实性原则 | 第46-47页 |
(二)主体性原则 | 第47页 |
(三)激励性原则 | 第47-48页 |
二、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 第48-55页 |
(一)提升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 | 第48-50页 |
(二)完善微公益管理运行机制 | 第50-52页 |
(三)提升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综合素质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