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量与汇率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2页 |
|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12-1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2.1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3-15页 |
| 2.2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5-18页 |
| 2.3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 第3章 货币供应量与汇率关系的相关理论及其评析 | 第19-25页 |
| 3.1 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评析 | 第19-21页 |
| 3.1.1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9-20页 |
| 3.1.2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析 | 第20-21页 |
| 3.2 利率平价理论 | 第21-23页 |
| 3.2.1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1-22页 |
| 3.2.2 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析 | 第22-23页 |
| 3.3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 | 第23-25页 |
| 3.3.1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3-24页 |
| 3.3.2 对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评析 | 第24-25页 |
| 第4章 货币供应量与汇率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5-30页 |
| 4.1 货币供应量影响汇率的机理分析 | 第25-26页 |
| 4.1.1 物价渠道分析 | 第25-26页 |
| 4.1.2 资本流动渠道分析 | 第26页 |
| 4.2 汇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机理分析 | 第26-29页 |
| 4.2.1 物价渠道分析 | 第27-28页 |
| 4.2.2 资本流动渠道分析 | 第28页 |
| 4.2.3 资源配置渠道分析 | 第28-29页 |
| 4.3 从货币收益角度分析两者关系 | 第2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5章 货币供应量与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0-40页 |
| 5.1 模型原理 | 第30-31页 |
| 5.1.1 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 第30页 |
| 5.1.2 约翰森(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0页 |
| 5.1.3 格兰杰因果(Granger)关系检验 | 第30-31页 |
| 5.1.4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31页 |
| 5.2 变量介绍及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1-33页 |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3-40页 |
| 5.3.1 约翰森(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3-34页 |
| 5.3.2 数据平稳化处理 | 第34-35页 |
| 5.3.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35页 |
| 5.3.4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5-36页 |
| 5.3.5 方程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5.3.6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7-38页 |
| 5.3.7 方差分解 | 第38-40页 |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 6.1 本文结论 | 第40-41页 |
| 6.2 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