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生物复习课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同课异构 | 第15-17页 |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 | 第15页 |
二、同课异构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三、同课异构实施的原则和策略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高中生物复习课 | 第17-20页 |
一、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性质 | 第17-18页 |
二、高中生物复习课的类型及特点 | 第18-19页 |
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原则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同课异构在复习课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 第20页 |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20-21页 |
三、教学资源的利用 | 第21页 |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21页 |
五、教师素养的提升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22-34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制作 | 第22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2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2页 |
三、问卷设计 | 第22页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2-34页 |
一、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2-32页 |
三、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复习课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验 | 第34-54页 |
第一节 复习课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设计 | 第34-48页 |
一、复习课内容的选择 | 第34页 |
二、教学设计(一) | 第34-41页 |
三、教学设计(二) | 第41-48页 |
第二节 复习课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 | 第48-54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48页 |
二、实验对象 | 第48页 |
三、实验变量与控制 | 第48页 |
四、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五、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六、实验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复习课同课异构教学案例有效性的比较分析 | 第54-64页 |
第一节 教学目标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教学方法 | 第55页 |
第三节 教学资源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 | 第56-57页 |
一、专题知识框架 | 第56-57页 |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 | 第57页 |
第五节 教学过程 | 第57-64页 |
一、导入 | 第60页 |
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 第60-62页 |
三、学生活动 | 第62-64页 |
第六章 高中生物复习课的优化策略 | 第64-69页 |
第一节 明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 第64-65页 |
一、研读课标,层层分解 | 第64页 |
二、立足教材,挖掘功能 | 第64页 |
三、基于学情,难易适中 | 第64页 |
四、三维一体,目标分层 | 第64-65页 |
五、目标明确,条理清晰 | 第65页 |
第二节 丰富复习课的教学方法 | 第65-66页 |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第65页 |
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第65-66页 |
三、注重学生参与度 | 第66页 |
第三节 整合复习课的教学内容 | 第66-67页 |
一、教学内容的精致化 | 第66页 |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化 | 第66-67页 |
三、教学内容的纵深化 | 第67页 |
第四节 优化复习课的教学过程 | 第67-69页 |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 第67页 |
二、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 第67页 |
三、营造良好的复习课课堂氛围 | 第67-68页 |
四、合理设定教学容量 | 第68页 |
五、运用多种直观形式 | 第68页 |
六、归纳总结,应用提升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69-7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9页 |
第二节 反思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1 | 第72-74页 |
附录2 | 第74-75页 |
附录3 | 第75-77页 |
附录4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