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3-15页 |
1.2.1 股利政策 | 第13-14页 |
1.2.2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 第14页 |
1.2.3 高送转概念介绍 | 第14页 |
1.2.4 高送转分红重要节点日介绍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1 股利政策回顾 | 第18-20页 |
2.1.1 传统股利政策回顾 | 第18-19页 |
2.1.2 现代理论回顾 | 第19-20页 |
2.1.3 行为理论回顾 | 第20页 |
2.2 国内外学者对股票股利的市场效应的研究 | 第20-22页 |
2.2.1 国外学者对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市场效应的研究 | 第20-21页 |
2.2.2 国内学者对股票股利市场效应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 上市公司高送转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4页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3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3.1 整体A股市场送转情况 | 第25-26页 |
3.2 主板市场送转情况 | 第26-27页 |
3.3 中小板市场送转情况 | 第27页 |
3.4 创业板送转情况 | 第27-30页 |
4 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市场效应研究 | 第30-43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4.2 实证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30-33页 |
4.2.1 事件日及事件窗口的设定 | 第31页 |
4.2.2 样本选取 | 第31-32页 |
4.2.3 正常收益的估计和超额收益的度量 | 第32-33页 |
4.2.4 假设检验 | 第33页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3-43页 |
4.3.1 整体A股市场高送转的市场效应分析 | 第33-37页 |
4.3.2 不同板块高送转的市场效应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4.3.3 不同送转比例高送转的市场效应比较分析 | 第40-43页 |
5 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送转动因探究 | 第43-55页 |
5.1 理论分析和相关假设 | 第43-45页 |
5.1.1 股票价格与股票高送转 | 第43页 |
5.1.2 投资者价格幻觉与股票高送转 | 第43-44页 |
5.1.3 传递业绩增长信号与股票高送转 | 第44页 |
5.1.4 迎合投资者股利偏好与股票高送转 | 第44页 |
5.1.5 股本与股票高送转 | 第44页 |
5.1.6 利益输送与股票高送转 | 第44-45页 |
5.2 实证研究 | 第45-55页 |
5.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5页 |
5.2.2 变量选取 | 第45-47页 |
5.2.3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 第47页 |
5.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5.2.5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48-51页 |
5.2.6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2.7 稳健性检验 | 第53-55页 |
6 总结与建议 | 第55-5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5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6.2.1 对中小投资者的建议 | 第55-56页 |
6.2.2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第56页 |
6.2.3 对市场监管者的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