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影子银行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第17-25页 |
2.1 影子银行相关概念 | 第17-21页 |
2.1.1 影子银行 | 第17-18页 |
2.1.2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第18-19页 |
2.1.3 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4 影子银行规模 | 第20-21页 |
2.2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 | 第21-25页 |
2.2.1 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2 影子银行业务开展模式 | 第22-25页 |
3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 第25-28页 |
3.1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机制 | 第25页 |
3.2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3.2.1 宏观因素 | 第25-26页 |
3.2.2 银行内部因素 | 第26页 |
3.3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影响研究假设 | 第26-28页 |
4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影子银行业务衡量 | 第28-36页 |
4.1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衡量 | 第28-29页 |
4.1.1 LTGap指标 | 第28页 |
4.1.2 BB指标 | 第28-29页 |
4.2 商业银行样本 | 第29页 |
4.3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衡量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4.4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衡量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5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5.1 数据说明 | 第36页 |
5.2 变量的选取 | 第36-38页 |
5.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8-40页 |
5.4 模型的设定 | 第40-41页 |
5.5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5页 |
5.5.1 全样本估计 | 第41-42页 |
5.5.2 按银行类型分类 | 第42-45页 |
5.6 稳健性分析 | 第45-4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