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勘测论文

杭长高速公路北延段岩溶区勘察及岩溶处治方法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岩溶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岩溶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岩溶处治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9-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页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页
    1.4 本章小节第20-22页
第2章 工程概况和区域地质条件第22-35页
    2.1 工程概况第22-23页
    2.2 自然地理第23-28页
        2.2.1 气象、水文第23-25页
        2.2.2 地形、地貌第25-28页
    2.3 区域地质第28-32页
        2.3.1 地层岩性第28-30页
        2.3.2 地质构造第30-31页
        2.3.3 地震第31-32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32-34页
    2.5 本章小节第34-35页
第3章 路线区岩溶工程勘察第35-59页
    3.1 岩溶工程勘察方法及其适用性第35-42页
        3.1.1 工程地质调绘第35-36页
        3.1.2 地球物理勘探第36-38页
        3.1.3 工程钻探第38-40页
        3.1.4 遥感技术第40页
        3.1.5 原位测试技术第40页
        3.1.6 其他勘察方法第40-41页
        3.1.7 综合勘察第41-42页
    3.2 工程区岩溶勘察方法及岩溶分布第42-53页
        3.2.1 工程地质调绘在工程区的应用第43-44页
        3.2.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工程区的应用第44-51页
        3.2.3 工程钻探方法在工程区的应用第51-53页
    3.3 项目施工勘察第53-57页
        3.3.1 展施工勘察的必要性第53页
        3.3.2 施工勘察工作方案第53-54页
        3.3.3 施工勘察工作成果第54-57页
    3.4 本章小节第57-59页
第4章 路线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第59-79页
    4.1 岩溶发育形态第59-60页
    4.2 岩溶发育程度第60-69页
        4.2.1 岩溶发育程度划分方法第60-61页
        4.2.2 第1标段岩溶发育特征第61-62页
        4.2.3 第2标段岩溶发育特征第62页
        4.2.4 第3标段岩溶发育特征第62-69页
    4.3 岩溶发育规律第69-74页
        4.3.1 路线区碳酸盐岩分布第69-71页
        4.3.2 路线区地质构造第71-72页
        4.3.3 岩溶发育规律分析第72-74页
    4.4 工程区岩溶分布第74-77页
    4.5 本章小节第77-79页
第5章 岩溶对工程的影响及处治方法第79-89页
    5.1 概述第79-80页
    5.2 岩溶对工程的影响评价第80-84页
        5.2.1 岩溶对路基的影响及程度划分第80-82页
        5.2.2 岩溶对桥梁的影响及程度划分第82页
        5.2.3 各标段岩溶对工程影响程度评价第82-84页
    5.3 岩溶处治方法第84-87页
        5.3.1 路基岩溶处治方法第84-86页
        5.3.2 路堑边坡上浅表层岩溶处治方法第86页
        5.3.3 桥梁桩基岩溶处治方法第86-87页
    5.4 岩溶对互通区路基、桥梁基础的影响及处治方案第87-88页
    5.5 本章小节第88-8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6.1 主要结论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作者简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压内啮合齿轮泵内部泄漏分析及力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