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科技金融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问题研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价值的研究第14-15页
        1.3.2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客户服务与关系管理的研究第15页
        1.3.3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管理与考核的研究第15-16页
        1.3.4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业务流程与产品的研究第16-17页
        1.3.5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业态与规模的研究第17页
        1.3.6 关于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对科技金融应用的研究第17-18页
        1.3.7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9-20页
    1.5 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2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现状及问题第21-39页
    2.1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发展历程第21-24页
        2.1.1 第一阶段: 物理网点建设期第21页
        2.1.2 第二阶段: 流程银行建设期第21-23页
        2.1.3 第三阶段: 智能网点建设期第23-24页
    2.2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的必要性第24-28页
        2.2.1 客户使用习惯的转变第24-26页
        2.2.2 网点获客方式的转变第26页
        2.2.3 网点业务结构的转变第26-27页
        2.2.4 网点定位与布局的转变第27-28页
    2.3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现状及特点第28-35页
        2.3.1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的主要做法及情况第29-33页
        2.3.2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的主要特点第33-35页
    2.4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及瓶颈第35-39页
        2.4.1 部分银行对基层营业网点转型重视程度不够第35-36页
        2.4.2 网点转型同质化严重第36页
        2.4.3 部分网点改造“面子工程”痕迹明显第36-37页
        2.4.4 效率与排队问题仍然存在第37页
        2.4.5 人员转型较为困难第37-38页
        2.4.6 服务与营销水平有待提高第38-39页
3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理论基础第39-43页
    3.1 理论基础第39-41页
        3.1.1 服务与营销相关理论第39页
        3.1.2 流程设计相关理论第39-40页
        3.1.3 网点建设相关理论第40-41页
    3.2 网点转型理论作用机理第41-43页
4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方案分析——以C银行为例第43-53页
    4.1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基本情况第43页
    4.2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优势与难点第43-45页
        4.2.1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优势分析第43-44页
        4.2.2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难点分析第44-45页
    4.3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的内容与成果第45-51页
        4.3.1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转型内容第45-48页
        4.3.2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转型成果第48-51页
    4.4 C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转型经验第51-53页
        4.4.1 至上而下重视,多部门联动第51页
        4.4.2 借力科技,丰富转型内涵第51-52页
        4.4.3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第52页
        4.4.4 软硬实力结合,注重软实力的提升第52-53页
5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转型建议第53-63页
    5.1 网点定位与设计转型第53-55页
        5.1.1 找准网点定位第53-54页
        5.1.2 优化网点设计第54-55页
    5.2 科技金融转型第55-56页
        5.2.1 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精准营销第55页
        5.2.2 借助智能设备改造业务流程第55-56页
        5.2.3 通过前沿的科技技术带给客户新体验第56页
    5.3 服务转型第56-58页
        5.3.1 营造服务文化第57页
        5.3.2 提升服务能力与客户体验第57页
        5.3.3 做好各渠道服务工作的“最后的兜底者”第57-58页
        5.3.4 建立服务体验循环提升的机制第58页
    5.4 零售营销转型第58-60页
        5.4.1 发挥渠道优势进行分类营销第58-60页
        5.4.2 发挥综合性产品优势提供整体性服务方案第60页
    5.5 人员转型第60-63页
        5.5.1 重新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及劳动组合第60-61页
        5.5.2 明确岗位职责第61页
        5.5.3 提升自身综合化专业水平第61页
        5.5.4 优化网点考核机制第61-6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汇改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研究--以Z公司为例
下一篇:新常态下X银行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