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青年志愿服务概述 | 第16-19页 |
一、青年志愿服务的定义 | 第16-17页 |
二、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主要形态 | 第17-18页 |
三、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目标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激励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 | 第19页 |
二、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三、激励理论在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公共组织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 第22-23页 |
二、公共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三、公共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 | 第26-30页 |
一、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二、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管理现状 | 第27-29页 |
三、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成效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中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青年志愿服务人员的招募工作难以推进 | 第30-31页 |
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管理效率较低且程序不规范 | 第31-32页 |
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能范围不明晰 | 第32-33页 |
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缺乏政策法规的支持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第一节 青年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制度化水平较低 | 第35-38页 |
一、青年志愿服务招募范围较窄 | 第36-37页 |
二、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途径较单一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青年志愿服务内部运行专业化水平较低 | 第38-40页 |
一、青年志愿服务缺乏针对性的激励方式 | 第38-39页 |
二、青年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青年志愿服务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 第40-43页 |
一、上级行政管理限制了青年志愿服务的自主性 | 第40-41页 |
二、法律政策的不完善阻碍了常态化的发展 | 第41-42页 |
三、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较低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激励理论对晋江市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对策建议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国内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经验借鉴 | 第43-47页 |
一、国外先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二、国内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经验借鉴 | 第45-47页 |
三、优秀志愿服务工作经验的归纳总结 | 第47页 |
第二节 对推进晋江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一、注重激励的青年志愿服务载体实体化 | 第48-49页 |
二、注重激励的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提升 | 第49-51页 |
三、注重激励的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运行 | 第51页 |
四、注重激励的青年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