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1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进程 | 第8-11页 |
1.1.1 阶段发育理论的建立 | 第8-9页 |
1.1.2 小麦光周期现象 | 第9页 |
1.1.3 小麦春化现象 | 第9-11页 |
1.2 小麦春化分子机制 | 第11-12页 |
1.2.1 小麦春化基因类型 | 第11页 |
1.2.2 小麦春化基因结构及其春化基因之间相互作用 | 第11-12页 |
1.3 小麦光周期分子机制 | 第12-13页 |
1.3.1 小麦光周期基因类型 | 第12-13页 |
2 引言 | 第13-1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1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15-21页 |
3.2.1 籽粒DNA提取 | 第15页 |
3.2.2 19 个姊妹系SL0-SL18的背景一致性鉴定 | 第15-17页 |
3.2.2.1 SSR引物 | 第15页 |
3.2.2.2 PCR程序 | 第15-16页 |
3.2.2.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6-17页 |
3.2.3 STS 标记检测 | 第17-19页 |
3.2.3.1 Vrn-A1位点检测 | 第17-18页 |
3.2.3.2 Vrn-B1位点检测 | 第18页 |
3.2.3.3 Vrn-D1位点检测 | 第18页 |
3.2.3.4 Vrn-B3位点检测 | 第18页 |
3.2.3.5 Ppd-D1位点检测 | 第18-19页 |
3.2.4 CAP标记检测 | 第19页 |
3.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19页 |
3.2.6 田间生长发育进程记录 | 第19-20页 |
3.2.7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4.1 19 个姊妹系SL0-SL18背景相似性 | 第21-22页 |
4.2 濮麦9号和G883及其后代姊妹系SL0-SL18在VRN和PPD位点的基因型 | 第22-23页 |
4.3 与EPS-A~M1基因紧密连锁的MOT1基因型鉴定 | 第23页 |
4.4 显性等位基因VRN-D1对穗分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4.5 春化等位基因位点VRN-D1对21个品种/品系抽穗期的影响 | 第24-25页 |
4.6 VRN-D1对濮麦9号、G883和SL0-SL18姊妹系的分蘖和主茎叶片数的影响 | 第25-29页 |
5 结论 | 第29-31页 |
5.1 显性VRN-D1促进小麦的穗分化进程和使抽穗期提前 | 第29页 |
5.2 显性VRN-D1抑制小麦主茎叶片数增多 | 第29页 |
5.3 春化基因位点VRN-D1的关键功能阶段 | 第29-30页 |
5.4 春化基因VRN-D1是分子育种中一个重要的作用位点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ABSTRACT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