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行业点焊视觉定位系统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机器视觉概述 | 第10-13页 |
1.2.1 机器视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机器视觉系统构成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点焊视觉定位系统硬件选型 | 第14-30页 |
2.1 点焊视觉定位系统工作总流程 | 第14-15页 |
2.2 工业相机的分类和参数 | 第15-17页 |
2.2.1 相机的分类 | 第15页 |
2.2.2 相机的主要特性参数 | 第15-16页 |
2.2.3 相机的选型 | 第16-17页 |
2.3 镜头的选择 | 第17-23页 |
2.3.1 镜头的种类 | 第17页 |
2.3.2 镜头的参数及选择 | 第17-23页 |
2.4 光源的选择 | 第23-29页 |
2.4.1 光源的种类 | 第23-25页 |
2.4.2 光源的照射方式 | 第25-28页 |
2.4.3 偏光技术 | 第28-29页 |
2.5 计算机配置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焊接位置提取方法与程序优化 | 第30-41页 |
3.1 图像预处理 | 第30-34页 |
3.1.1 噪声分类 | 第31-32页 |
3.1.2 图像增强的方法介绍及选择 | 第32-34页 |
3.2 图像分割 | 第34-35页 |
3.3 数学形态学处理 | 第35-36页 |
3.4 梯度优化的分水岭分割 | 第36-37页 |
3.5 焊点位置定位 | 第37-38页 |
3.5.1 亚像素 | 第37页 |
3.5.2 亚像素提取焊点 | 第37-38页 |
3.6 图像处理程序优化 | 第38-39页 |
3.6.1 用合并访问代替逐点访问 | 第38页 |
3.6.2 用自定义宏代替简单的系统函数 | 第38-39页 |
3.6.3 使用序贯机制 | 第39页 |
3.6.4 用多模板策略提高正确率 | 第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电声行业的点焊视觉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64页 |
4.1 开发环境 | 第41页 |
4.2 图像文件格式 | 第41-43页 |
4.2.1 jpg文件 | 第42-43页 |
4.3 相关函数库的选择及使用 | 第43页 |
4.4 界面及基本功能 | 第43-47页 |
4.4.1 主界面设计 | 第43-44页 |
4.4.2 系统菜单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4.4.3 操作面板设计 | 第46-47页 |
4.5 实际应用测试 | 第47-63页 |
4.5.1 图像系统标定 | 第47-53页 |
4.5.2 工作头与相机相对位置标定 | 第53-54页 |
4.5.3 设置零件模板 | 第54-59页 |
4.5.4 示教加工文件 | 第59-62页 |
4.5.5 加工参数设置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