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物资经济论文

S市快递业政府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快递第17-18页
        2.1.2 政府监管第18-19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公共利益理论第19页
        2.2.2 治理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S市快递业政府监管现状分析第21-30页
    3.1 快递业发展现状第21-25页
        3.1.1 快递业市场主体第21-22页
        3.1.2 快递业发展规模第22-23页
        3.1.3 快递业发展困境第23-25页
    3.2 快递业政府监管现状第25-30页
        3.2.1 政府监管法律基础第25-26页
        3.2.2 政府监管主体作用发挥第26-28页
        3.2.3 政府监管方式第28-30页
第4章 S市快递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0-37页
    4.1 政府监管立法滞后第30-31页
        4.1.1 地方立法滞后第30页
        4.1.2 地方规范性文件滞后第30-31页
    4.2 政府监管主体自身障碍第31-34页
        4.2.1 监管部门行政级别低第31-32页
        4.2.2 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第32页
        4.2.3 内设机构不合理第32-33页
        4.2.4 政府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第33-34页
    4.3 政府监管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第34-35页
        4.3.1 缺乏必要行政许可权限第34页
        4.3.2 政府监管方式单一第34-35页
        4.3.3 行业协会未发挥自律作用第35页
    4.4 全民监督的快递行业信用体系未建立第35-37页
        4.4.1 社会监督体系未建立第35-36页
        4.4.2 快递行业信用体系未建立第36-37页
第5章 完善S市快递业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第37-45页
    5.1 完善政府监管法治基础第37-39页
        5.1.1 加快地方行业立法第37-38页
        5.1.2 完善地方规范性文件第38-39页
    5.2 强化政府监管主体建设第39-41页
        5.2.1 提高市邮政管理部门行政级别第39页
        5.2.2 省以下邮政管理部门划归属地管理第39-40页
        5.2.3 重组邮政管理内设机构第40页
        5.2.4 充实邮政监管力量第40-41页
    5.3 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主体作用第41-43页
        5.3.1 下放快递经营许可权限第41-42页
        5.3.2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第42页
        5.3.3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第42-43页
    5.4 构建全民监督的快递行业信用体系第43-45页
        5.4.1 建立社会监督体系第43页
        5.4.2 建立快递行业信用体系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万达商业地产轻资产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城市群生态空间范围及生态用地分布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