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及其制度现状 | 第9-16页 |
1.1 汽车融资租赁的含义 | 第9-11页 |
1.1.1 汽车融资租赁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1.1.2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方式 | 第10-11页 |
1.2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我国现行汽车融资租赁法律法规框架总揽 | 第12页 |
1.2.2 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交易法律适用问题的规范 | 第12-13页 |
1.2.3 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的财产登记管理 | 第13-14页 |
1.2.4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会计制度与税收规范的现状 | 第14-15页 |
1.2.5 我国从事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机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现行汽车融资租赁制度中的问题剖析 | 第16-24页 |
2.1 尚未制定服务于汽车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 | 第16-18页 |
2.1.1 融资租赁行业基本法 | 第16-17页 |
2.1.2 融资车辆所有权的辨析 | 第17-18页 |
2.2 抑制汽车融资租赁发展的财税政策 | 第18-20页 |
2.2.1 税收负担极大增加 | 第19页 |
2.2.2 售后回租业务出现重复征税 | 第19-20页 |
2.2.3 售后回租业务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抵扣 | 第20页 |
2.2.4 会计准则对于租赁划分标准不明确 | 第20页 |
2.3 纷繁复杂的部委监管体系 | 第20-24页 |
2.3.1 法律主体认定难统一 | 第21页 |
2.3.2 监督管理办法存差异 | 第21-23页 |
2.3.3 信用管控制度不健全 | 第23-24页 |
第3章 完善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24-30页 |
3.1 完善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3.1.1 现实国情的需要 | 第24页 |
3.1.2 促进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自我发展能力 | 第24-25页 |
3.1.3 汽车融资租赁金融性质对于制度的要求 | 第25-26页 |
3.1.4 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26-27页 |
3.1.5 我国居民消费理念的提升 | 第27-28页 |
3.2 完善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3.2.1 我国既有监管体系为创立统一监管制度奠定了基础 | 第28页 |
3.2.2 融资租赁认知的逐步统一 | 第28-29页 |
3.2.3 《融资租赁法(草案)》提供了保障 | 第29-30页 |
第4章 美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4.1 美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特点 | 第30-32页 |
4.1.1 完备的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4.1.2 健全的监管体制 | 第31页 |
4.1.3 灵活的监管方式 | 第31-32页 |
4.2 美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启示 | 第32页 |
第5章 关于完善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制度的建议 | 第32-38页 |
5.1 颁布实施适于国情的汽车融资租赁法律法规 | 第32-33页 |
5.2 制定有利汽车融资租赁发展的财税政策 | 第33-35页 |
5.2.1 税收政策完善 | 第33-35页 |
5.2.2 会计制度完善 | 第35页 |
5.3 优化既有的汽车融资租赁监管体系 | 第35-36页 |
5.4 建立健全汽车融资租赁信用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5.5 大力推进行业自律建设 | 第37-3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6.1 结论 | 第38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