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研究--基于郑州市的调查

摘要第3-4页
SUMMARY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引言第10页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三)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9-23页
    一、概念界定第19-20页
        (一)农民工第19页
        (二)新生代农民工第19-20页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需要层次理论第20页
        (二)公共物品理论第20-21页
        (三)公共正义理论第21页
        (四)福利经济学第21-23页
第三章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型选择与应用第23-34页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第23-24页
        (一)调查方法第23页
        (二)样本选择第23-24页
    二、样本统计分析第24-28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分布情况第24-25页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状况第25页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第25-26页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第26-27页
        (五)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第27页
        (六)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期限的情况第27-28页
    三、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第28-34页
        (一)研究假设第28页
        (二)模型选取第28-29页
        (三)数据处理与变量说明第29-31页
        (四)数据输出与结论第31-34页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分析第34-35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率第34页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养老保险认知的偏差第34-35页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低收入状况第35页
    二、企业和政府的养老保险责任分析第35-36页
        (一)企业回避责任第35页
        (二)政府的责任缺位第35-36页
    三、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第36-37页
        (一)制度不统一、转移接续困难第36页
        (二)缴费过高第36-37页
第五章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议第37-43页
    一、坚持灵活有效性原则第37-38页
        (一)合理降低缴费基数第37页
        (二)设定灵活的缴费方式第37-38页
        (三)合理调整缴费年限第38页
        (四)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第38页
    二、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第38-40页
    三、全面提高对于养老保险的认识第40-41页
        (一)增加政府对于民工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第40-41页
        (二)企业和农民工应树立对于养老保险的正确认识第41页
    四、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第41-43页
        (一)建立身份证与社会养老数据的统一网络第41-42页
        (二)建立农民工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第42-4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一、本文结论第43页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第43页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附录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州供电公司大客户管理研究--基于客户满意度调查
下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