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3页 |
1.2 纳米金比色传感器 | 第13-19页 |
1.3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 | 第19-23页 |
1.4 硼酸识别作用 | 第23-26页 |
1.5 实验设想和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2章 基于硼酸-二醇识别作用和石墨烯信号放大作用的电位型传感器对唾液酸检测 | 第34-46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35页 |
2.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4 电化学测量 | 第36页 |
2.2.5 血清样品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2.3.1 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38页 |
2.3.2 修饰电极对SA的电位响应 | 第38-39页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39-40页 |
2.3.4 修饰电极的传感特性 | 第40-42页 |
2.3.5 干扰实验 | 第42页 |
2.3.6 实际样品检测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3章 硼酸基修饰的吡咯喹啉醌/石墨烯传感界面的构筑及对糖化血红蛋白的伏安法测定 | 第46-59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3.2.2 PBA-PQQ/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47-48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3.2.4 血液样品 | 第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3.3.1 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51页 |
3.3.2 PQQ的电化学行为 | 第51-53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3-55页 |
3.3.4 伏安法检测HbA_(1c) | 第55-56页 |
3.3.5 实际样品测定 | 第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4章 基于 4-巯基苯硼酸自缩合和纳米金聚集的比色传感器对Hg~(2+)的高灵敏检测 | 第59-69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60页 |
4.2.2 金溶胶的合成 | 第60页 |
4.2.3 Hg~(2+)检测 | 第60-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4.3.1 传感机理 | 第61页 |
4.3.2 比色传感器的可行性及表征 | 第61-63页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3-64页 |
4.3.4 Hg~(~(2+))定量测定 | 第64-65页 |
4.3.5 选择性实验 | 第65页 |
4.3.6 水样检测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第5章 在Cu~(2+)存在下基于纳米金的聚集比色法检测 β-淀粉样蛋白 | 第69-79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70页 |
5.2.2 金溶胶的合成 | 第70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6页 |
5.3.1 传感机理 | 第71页 |
5.3.2 比色传感体系的可行性及表征 | 第71-72页 |
5.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72-74页 |
5.3.4 定量测定 | 第74-75页 |
5.3.5 选择性实验 | 第75-76页 |
5.3.6 血清样品检测 | 第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在校期间参与研究课题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