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明胶的冲击与侵彻动力学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2-15页 | 
| 1 绪论 | 第15-3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 1.2 侵彻阻力 | 第17-21页 | 
| 1.3 侵彻空腔 | 第21-24页 | 
| 1.4 钝击压力波 | 第24-28页 | 
| 1.5 翻滚弹体的运动规律 | 第28-30页 |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30-32页 | 
| 2 球形破片侵彻明胶的阻力与侵彻空腔运动模型 | 第32-49页 | 
| 2.1 概述 | 第32-33页 | 
| 2.2 空腔运动模型 | 第33-35页 | 
| 2.3 侵彻阻力模型 | 第35-37页 | 
| 2.4 侵彻实验过程、结果及讨论 | 第37-47页 | 
| 2.4.1 侵彻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37-39页 | 
| 2.4.2 侵彻空腔运动规律 | 第39-41页 | 
| 2.4.3 侵彻分离角经验模型 | 第41-44页 | 
| 2.4.4 侵彻阻力 | 第44-4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3 空腔膨胀模型及其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 | 第49-76页 | 
| 3.1 概述 | 第49-50页 | 
| 3.2 明胶的弹性和破裂力学行为 | 第50-59页 | 
| 3.2.1 单轴压缩实验 | 第50-53页 | 
| 3.2.2 简单剪切实验 | 第53-56页 | 
| 3.2.3 高应变率加载实验 | 第56-59页 | 
| 3.3 空腔膨胀模型 | 第59-70页 | 
| 3.3.1 球形及柱形空腔膨胀模型 | 第59-61页 | 
| 3.3.2 弹塑性材料的空腔膨胀模型 | 第61-63页 | 
| 3.3.3 空腔膨胀过程中的能量分析 | 第63-66页 | 
| 3.3.4 球形空腔和柱形空腔的比较 | 第66-68页 | 
| 3.3.5 考虑有限边界空腔膨胀模型 | 第68-70页 | 
| 3.4 空腔膨胀理论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 | 第70-75页 | 
| 3.5 小结 | 第75-76页 | 
| 4 防弹衣后钝击压力波模型 | 第76-93页 | 
| 4.1 概述 | 第76-78页 | 
| 4.2 明胶的粘弹性本构方程 | 第78-84页 | 
| 4.3 粘弹性球面波的传播 | 第84-86页 | 
| 4.4 软防护下明胶的钝击实验 | 第86-92页 | 
| 4.5 小结 | 第92-93页 | 
| 5 考虑攻角运动的弹道模型 | 第93-105页 | 
| 5.1 概述 | 第93-95页 | 
| 5.2 平面二自由度运动模型 | 第95-96页 | 
| 5.3 实验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96-104页 | 
| 5.3.1 初始攻角速度 | 第97-98页 | 
| 5.3.2 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拟合 | 第98-102页 | 
| 5.3.3 弹体翻滚的工程模型 | 第102-104页 | 
| 5.4 小结 | 第104-10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 6.1 总结 | 第105-106页 | 
| 6.2 展望 | 第106-108页 | 
| 图表索引 | 第108-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9页 |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