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唐古特白刺多糖提取、修饰及免疫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1 植物多糖研究概述第14-17页
        1.1.1 植物多糖的提取第14-15页
        1.1.2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第15页
        1.1.3 植物多糖的结构表征第15-16页
        1.1.4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第16-17页
    1.2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1 唐古特白刺概述第17页
        1.2.2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第17-18页
        1.2.3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生物活性第18页
    1.3 植物多糖的化学修饰第18-19页
        1.3.1 硫酸化修饰第18-19页
        1.3.2 乙酰化修饰第19页
        1.3.3 羧甲基化修饰第19页
    1.4 化学修饰对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第19-20页
        1.4.1 硫酸化修饰对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第19-20页
        1.4.2 乙酰化修饰对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第20页
        1.4.3 羧甲基化修饰对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第20页
    1.5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1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第2章 唐古特白刺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22-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材料第22页
        2.1.2 试剂与药品第22页
        2.1.3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2.1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提取第23页
        2.2.2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含量测定第23页
        2.2.3 单因素实验第23-24页
        2.2.4 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浸提唐古特白刺多糖实验设计第24页
        2.2.5 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唐古特白刺多糖实验设计第24页
        2.2.6 统计学方法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5页
        2.3.1 测定唐古特白刺多糖含量方法学考察第24-27页
        2.3.2 热水浸提法单因素实验结果第27-28页
        2.3.3 酶辅助提取法单因素实验结果第28-29页
        2.3.4 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浸提唐古特白刺多糖工艺第29-32页
        2.3.5 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唐古特白刺多糖工艺第32-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脱色脱蛋白工艺优化第36-44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3.1.1 材料第36页
        3.1.2 试剂与药品第36页
        3.1.3 实验仪器第36-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39页
        3.2.1 大孔树脂预处理第37页
        3.2.2 唐古特白刺果实粗多糖的制备第37页
        3.2.3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第37-38页
        3.2.4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实验第38页
        3.2.5 分析方法第38页
        3.2.6 统计学方法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3.3.1 大孔树脂的筛选结果第39页
        3.3.2 pH对大孔树脂脱色、脱蛋白和多糖回收率的影响第39-40页
        3.3.3 流速对大孔树脂脱色和脱蛋白的影响第40-41页
        3.3.4 上样浓度对大孔树脂脱色和脱蛋白的影响第41页
        3.3.5 脱色工艺的验证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羧甲基化及其化学表征第44-56页
    4.1 实验材料第44-45页
        4.1.1 材料第44页
        4.1.2 试剂与药品第44-45页
        4.1.3 实验仪器第45页
    4.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4.2.1 唐古特白刺多糖的制备第45页
        4.2.2 羧甲基化修饰唐古特白刺多糖的制备第45页
        4.2.3 取代度的测定第45-46页
        4.2.4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46页
        4.2.5 单糖组成分析第46页
        4.2.6 分子量的测定第46-47页
        4.2.7 红外光谱第47页
        4.2.8 刚果红实验第47页
        4.2.9 统计学方法第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4.3.1 取代度及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47-49页
        4.3.2 单糖组成分析第49-51页
        4.3.3 分子量的测定第51-52页
        4.3.4 红外光谱第52-53页
        4.3.5 刚果红实验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唐古特白刺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研究第56-66页
    5.1 实验材料第56-57页
        5.1.1 材料与实验动物第56-57页
        5.1.2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57页
        5.1.3 实验仪器第57页
    5.2 实验方法第57-59页
        5.2.1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57-58页
        5.2.2 动物分组及实验设计第58页
        5.2.3 小鼠的解剖及样品处理方法第58-59页
        5.2.4 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测定第59页
        5.2.5 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的测定第59页
        5.2.6 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测定第59页
        5.2.7 小鼠小肠内容物中SIgA含量的测定第59页
        5.2.8 统计学方法第5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5.3.1 白刺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第59-61页
        5.3.2 NTP和CMNTP对免疫抑制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第61-62页
        5.3.3 NTP和CMNTP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第62-63页
        5.3.4 NTP和CMNTP对免疫抑制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第63-64页
        5.3.5 NTP和CMNTP对免疫抑制小鼠小肠肠液中SIgA含量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与辅色及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下一篇: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淬灭单线态氧及保护DNA氧化损伤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