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概况及风险管理状况预测分析 | 第18-25页 |
2.1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概况 | 第18-19页 |
2.1.1 项目建设的规模及主要内容 | 第18页 |
2.1.2 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 | 第18-19页 |
2.2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第19-21页 |
2.2.1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2.3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管理状况预测分析 | 第21-25页 |
2.3.1 项目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2.3.2 项目风险管理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3-25页 |
3.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25-35页 |
3.1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形成 | 第25-26页 |
3.1.1 项目风险形成的机理 | 第25-26页 |
3.1.2 项目风险的主要成因 | 第26页 |
3.2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和方法 | 第26-30页 |
3.2.1 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3.2.2 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 | 第28-29页 |
3.2.3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29-30页 |
3.3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 | 第30-35页 |
3.3.1 立项决策类风险分析 | 第30-31页 |
3.3.2 规划设计类风险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3.3.3 招投标类风险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3.3.4 施工建设类风险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3.3.5 竣工决算类风险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4.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评价 | 第35-50页 |
4.1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流程 | 第35-37页 |
4.1.1 项目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35-36页 |
4.1.2 项目风险评价的基本流程 | 第36-37页 |
4.2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4.2.1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7页 |
4.2.2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4.3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5页 |
4.3.1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2页 |
4.3.2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2-45页 |
4.4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50页 |
4.4.1 项目风险评价评语的定义 | 第45页 |
4.4.2 项目风险评价矩阵的赋值 | 第45-47页 |
4.4.3 项目风险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4.4.4 项目风险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4.4.5 项目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9-50页 |
5.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应对 | 第50-57页 |
5.1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的应对计划 | 第50-54页 |
5.1.1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主要内容 | 第50-51页 |
5.1.2 项目风险应对的主要策略 | 第51-52页 |
5.1.3 项目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 | 第52-54页 |
5.2 长春食糖储备库项目风险应对的保障措施 | 第54-57页 |
5.2.1 提高项目全员的风险应对能力 | 第54-55页 |
5.2.2 提高项目风险应对的责任机制 | 第55-56页 |
5.2.3 设立项目风险应对的专项资金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7-59页 |
6.1 项目研究成果 | 第57页 |
6.2 启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