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1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2.1.1 商业银行国际融资产品多元化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5页 |
2.1.2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6页 |
2.3 国际融资业务发展趋势的研究 | 第16-17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农行LQ支行国际融资业务产品多元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35页 |
3.1 农行LQ支行基本情况简介 | 第19-22页 |
3.1.1 农行LQ支行简介 | 第19-21页 |
3.1.2 农行LQ支行国际业务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 第21-22页 |
3.2 农行LQ支行国际融资业务产品线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3.2.1 系统内发展情况 | 第22-25页 |
3.2.2 系统外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3.3 农行LQ支行国际融资产品多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35页 |
3.3.1 人才支撑不足 | 第26-28页 |
3.3.2 管理层支持缺乏 | 第28-30页 |
3.3.3 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 第30-31页 |
3.3.4 运营模式不合理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农行LQ支行国际融资业务产品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4.1 人才问题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4.1.1 国际融资业务自身专业素质要求高 | 第35-36页 |
4.1.2 内控制度风险控制,岗位轮换制度要求严格 | 第36页 |
4.1.3 人员考核方式难以调动积极性 | 第36-37页 |
4.2 管理层支持缺乏原因 | 第37-38页 |
4.2.1 所在地区经济环境不成熟 | 第37页 |
4.2.2 国际业务监管严格因噎废食 | 第37-38页 |
4.2.3 管理风格趋于稳定 | 第38页 |
4.3 薪酬等激励机制缺乏问题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4.3.1 劳动结果未能真实体现在考核结果中 | 第39页 |
4.3.2 考核成果未能合理分成 | 第39-40页 |
4.4 运行机制不合理成因分析 | 第40-43页 |
4.4.1 单一部门主管国际融资业务动力不足 | 第40-41页 |
4.4.2 各个部门缺乏交流与配合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农行LQ支行国际融资业务产品多元化发展解决方案 | 第43-51页 |
5.1 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43-44页 |
5.1.1 人才培训落实到位,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 第43-44页 |
5.1.2 落实上升渠道,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 | 第44页 |
5.2 管理层支持增加 | 第44-46页 |
5.2.1 管理层更新管理观念 | 第45页 |
5.2.2 积极学习同业优秀经验,合理借鉴 | 第45-46页 |
5.2.3 聘请专家团队设计适合本单位的产品线 | 第46页 |
5.3 完善考核方式 | 第46-48页 |
5.3.1 将国际融资业务纳入计价考核中 | 第47页 |
5.3.2 制定合理的分成比例 | 第47-48页 |
5.4 运行机制的调整 | 第48-51页 |
5.4.1 调整公司业务部的管户方式改变原有运行模式 | 第48-49页 |
5.4.2 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