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机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19-43页 |
2.1 传统充电机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 | 第19-26页 |
2.1.1 工频变压器+不可控整流器+斩波器 | 第19-21页 |
2.1.2 不可控整流+DC/DC 变换器 | 第21-22页 |
2.1.3 三相 PWM 整流+DC/DC 变换器 | 第22-26页 |
2.2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工作原理 | 第26-36页 |
2.2.1 三相电压型 PWM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26-32页 |
2.2.1.1 开关模式 | 第26-28页 |
2.2.1.2 波形分析 | 第28-30页 |
2.2.1.3 三相 PWM 整流器的调相原理 | 第30页 |
2.2.1.4 三相 PWM 整流器工作在整流状态 | 第30-31页 |
2.2.1.5 三相 PWM 变换器工作在逆变状态 | 第31-32页 |
2.2.2 改进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32-36页 |
2.3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6-42页 |
2.3.1 前级三相 PWM 变换器建模分析 | 第36-40页 |
2.3.2 后级 DC/DC 变换器的建模分析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控制策略与稳定性分析 | 第43-63页 |
3.1 电池充电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3.1.1 常规充电方式 | 第43-44页 |
3.1.2 快速充电方式 | 第44-45页 |
3.1.3 多阶段恒流充电方式 | 第45-46页 |
3.2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技术 | 第46-58页 |
3.2.1 功率前馈电流无差拍控制 | 第46-49页 |
3.2.2 DC/DC 双闭环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3.2.3 仿真分析 | 第50-58页 |
3.2.3.1 采用二极管整流器的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机 | 第51-54页 |
3.2.3.2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 | 第54-58页 |
3.3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8-62页 |
3.3.1 三相 PWM 变换器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8-60页 |
3.3.2 后级 DC/DC 变换器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基于 DSP 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63-71页 |
4.1 数字控制系统简介 | 第63页 |
4.2 事件管理器 | 第63-66页 |
4.2.1 通用定时器 | 第65页 |
4.2.2 PWM 信号产生 | 第65-66页 |
4.2.3 捕获单元 | 第66页 |
4.3 控制子系统 | 第66-69页 |
4.3.1 过零中断 | 第66-67页 |
4.3.2 采样与数据处理模块 | 第67页 |
4.3.3 有功分量计算模块 | 第67-68页 |
4.3.4 前级功率前馈电流无差拍控制模块 | 第68-69页 |
4.3.5 后级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块 | 第69页 |
4.4 软件保护子系统 | 第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71-86页 |
5.1 主电路设计 | 第71-78页 |
5.1.1 三相 PWM 变换器电路设计 | 第71-76页 |
5.1.1.1 功率器件 IGBT 的选择 | 第71-73页 |
5.1.1.2 网侧电抗器的选择 | 第73-74页 |
5.1.1.3 直流侧电压设计 | 第74-75页 |
5.1.1.4 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75-76页 |
5.1.2 后级 DC/DC 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 第76-78页 |
5.1.2.1 半桥功率器件选型 | 第76页 |
5.1.2.2 高频变压器设计 | 第76页 |
5.1.2.3 输出电抗器设计 | 第76-77页 |
5.1.2.4 输出滤波电容设计 | 第77页 |
5.1.2.5 半桥推挽功率模块设计 | 第77-78页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78-82页 |
5.2.1 三相 PWM 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78-80页 |
5.2.2 后级 DC/DC 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80-82页 |
5.3 高效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实验结果 | 第82-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