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35页 |
1.1 超顺磁纳米颗粒简介 | 第13-29页 |
1.1.1 超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4-16页 |
1.1.1.1 沉淀法 | 第14-15页 |
1.1.1.2 微乳液法 | 第15-16页 |
1.1.1.3 高温热分解有机前躯体法 | 第16页 |
1.1.2 超顺磁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及功能化 | 第16-22页 |
1.1.2.1 有机分子修饰磁性纳米颗粒 | 第17-19页 |
1.1.2.2 无机材料包覆磁性纳米颗粒 | 第19-22页 |
1.1.3 超顺磁 Fe3O4纳米颗粒的应用 | 第22-29页 |
1.1.3.1 磁分离方面的应用 | 第22-24页 |
1.1.3.2 靶向载药 | 第24-26页 |
1.1.3.3 肿瘤热疗 | 第26-27页 |
1.1.3.4 核磁共振成像 | 第27-28页 |
1.1.3.5 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8-29页 |
1.2 多巴胺简介 | 第29-33页 |
1.2.1 多巴胺聚合机理 | 第30页 |
1.2.2 多巴胺对材料表面修饰的优势 | 第30-33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3-35页 |
2 实验 | 第35-38页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35-3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2.3 实验表征 | 第36-38页 |
2.3.1 X 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36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6页 |
2.3.3 动态光散射(DLS)表征 | 第36页 |
2.3.4 磁学性能表征 | 第36-37页 |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第37页 |
2.3.6 水溶性与稳定性测试 | 第37页 |
2.3.7 热重分析(TGA) | 第37页 |
2.3.8 荧光表征 | 第37-38页 |
3 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46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38-3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2.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9-40页 |
3.2.2 MNPs 纳米颗粒形貌与分散性分析 | 第40-41页 |
3.2.3 MNPs 纳米颗粒磁学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3.2.4 乙酰丙酮铁用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多巴胺功能化 MNPs 纳米颗粒 | 第46-53页 |
4.1 实验方案 | 第4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4.2.1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 | 第46-47页 |
4.2.2 MNP-DA 纳米颗粒形貌与分散性 TEM 分析 | 第47-48页 |
4.2.3 MNP-DA 纳米颗粒在水中的 DLS 与 zeta 电位分析 | 第48-49页 |
4.2.4 MNP-DA 纳米颗粒在水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分析 | 第49页 |
4.2.5 MNP-DA 纳米颗粒磁性分析 | 第49-50页 |
4.2.6 热重分析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MNP-DA 纳米颗粒在蛋白质富集与分离中的应用 | 第53-59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53页 |
5.1.1 荧光 BSA-Au 纳米簇的制备 | 第53页 |
5.1.2 MNP-DA 纳米颗粒富集水中的蛋白质(BSA) | 第5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5.2.1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与 Zeta 电位分析 | 第53-54页 |
5.2.2 MNP-BSA 纳米颗粒的 TEM 和粒径分布分析 | 第54-55页 |
5.2.3 MNP-DA 纳米颗粒富集 BSA 荧光分析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MNP-NTA 功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 第59-65页 |
6.1 实验方案 | 第59页 |
6.1.1 MNP-NTA 功能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9页 |
6.1.2 MNP-NTA(Ni2+)分离溶液中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 | 第59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6.2.1 MNP-NTA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与表面 Zeta 电位分析 | 第59-60页 |
6.2.2 MNP-NTA 纳米颗粒透射电镜 TEM 与粒径分布分析 | 第60-61页 |
6.2.3 MNP-NTA 纳米颗粒的磁性分析 | 第61-62页 |
6.2.4 MNP-NTA 可逆富集 F-His-Proteins 荧光分析 | 第62-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硕士期间已(待)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