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的理论阐释 | 第21-31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 | 第21-22页 |
2.1.2 “老农保”与“新农保” | 第22-23页 |
2.1.3 公众满意度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2.2.1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页 |
2.2.3 顾客导向理论 | 第25-27页 |
2.2.4 顾客满意度模型理论 | 第27-31页 |
第3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第31-40页 |
3.1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的构建方法—结构方程 | 第31-33页 |
3.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31-32页 |
3.1.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 | 第32-33页 |
3.2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潜变量的设定 | 第33-35页 |
3.2.1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潜变量的选取 | 第33-34页 |
3.2.2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潜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 | 第34-35页 |
3.3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观察变量的设定 | 第35-38页 |
3.3.1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观察变量选取 | 第35-37页 |
3.3.2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3.4 基于结构方程的新农保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第38-40页 |
3.4.1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的设定 | 第38页 |
3.4.2 模型的方程式 | 第38-39页 |
3.4.3 应用软件选择 | 第39-40页 |
第4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模型的校检 | 第40-60页 |
4.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40-46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40-41页 |
4.1.2 数据收集 | 第41-44页 |
4.1.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4-46页 |
4.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9页 |
4.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7页 |
4.2.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9页 |
4.2.3 参保人信任的描述性统计 | 第49页 |
4.3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4.3.1 新农保政策内容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4.3.2 新农保经办服务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页 |
4.3.3 新农保满意度与参保人信任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4.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模型的验证 | 第51-56页 |
4.4.1 模型的多元正态性检验 | 第51-52页 |
4.4.2 新农保满意度模型评价 | 第52-54页 |
4.4.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模型拟合结果解读 | 第54-56页 |
4.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测评 | 第56-58页 |
4.5.1 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7页 |
4.5.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计算 | 第57-58页 |
4.6 结论 | 第58-60页 |
第5章 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建议 | 第60-65页 |
5.1 完善制度设计 | 第60-62页 |
5.1.1 修正捆绑政策 | 第60页 |
5.1.2 优化筹资机制 | 第60-61页 |
5.1.3 完善制度衔接 | 第61-62页 |
5.2 优化经办服务 | 第62-63页 |
5.2.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认知 | 第62页 |
5.2.2 健全管理机构,规范服务流程 | 第62-63页 |
5.2.3 培养经办队伍,提高经办服务 | 第63页 |
5.3 提高基金管理运营水平 | 第63-65页 |
5.3.1 建立征管用分离的基金管理体制 | 第64页 |
5.3.2 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 | 第64页 |
5.3.3 健全基金投资监督机制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图表索引 | 第75-76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76-79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