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概述 | 第11-14页 |
1.1.1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 | 第11-12页 |
1.1.2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 | 第12-14页 |
1.2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大气细颗粒物的组成 | 第14-16页 |
1.2.2 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的变化 | 第16-17页 |
1.2.3 霾污染原因及其健康效应 | 第17-19页 |
1.3 大气环境安全评估体系概述 | 第19-22页 |
1.3.1 大气评估体系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大气环境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1.4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5 本研究的特色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 | 第24-33页 |
2.1 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及防治措施 | 第24-28页 |
2.1.1 不同城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水平 | 第24-25页 |
2.1.2 上海市 PM_(10)、NO_2和 SO_2的季节变化 | 第25-27页 |
2.1.3 上海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 | 第27-28页 |
2.1.4 上海市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 | 第28页 |
2.2 细颗粒污染与 AQI 污染物之间关系分析 | 第28-29页 |
2.3 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来源分析 | 第29-30页 |
2.4 上海市细颗粒物迁移转化过程 | 第30-32页 |
2.4.1 上海市气象特点 | 第30-31页 |
2.4.2 上海典型春季沙尘事件概述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大气霾与非霾期间颗粒物污染特征对比研究 | 第33-51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样品采集 | 第33-34页 |
3.2.2 样品分析 | 第34页 |
3.2.3 实验室质量保证 | 第34页 |
3.2.4 霾与非霾判断标准 | 第34-35页 |
3.2.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3.3.1 霾和非霾期间 PM_(2.5)浓度 | 第35-38页 |
3.3.2 大气 PM_(2.5)中无机污染物 CMB 源解析 | 第38-43页 |
3.3.3 水溶性阳离子浓度对比 | 第43-44页 |
3.3.4 PM_(2.5)中水溶性阳离子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 第44页 |
3.3.5 霾与非霾期间水溶性阳离子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51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措施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51-77页 |
4.1 概述 | 第51-52页 |
4.1.1 大气复合污染概述 | 第51-52页 |
4.1.2 目前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特征 | 第52页 |
4.2 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防控策略 | 第52-53页 |
4.2.1 目前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来源 | 第52-53页 |
4.2.2 上海市目前针对大气复合污染防控策略 | 第53页 |
4.3 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措施评估体系理论基础 | 第53-57页 |
4.3.1 PSR 评估模型分析 | 第53-54页 |
4.3.2 PSR 模型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第54-55页 |
4.3.3 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措施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第55-57页 |
4.4 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评估体系建立 | 第57-65页 |
4.4.1 资料来源 | 第57-58页 |
4.4.2 上海市概述 | 第58-60页 |
4.4.3 压力系统分析 | 第60-61页 |
4.4.4 状态系统分析 | 第61-63页 |
4.4.5 响应系统分析 | 第63-64页 |
4.4.6 定量化考核指标级别划分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77页 |
第五章 上海市中心城区扬尘管理评估体系构建 | 第77-93页 |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7页 |
5.2 大气颗粒物来源 | 第77-78页 |
5.3 扬尘的定义及危害 | 第78-80页 |
5.3.1 扬尘的定义 | 第78-79页 |
5.3.2 城市扬尘的危害 | 第79-80页 |
5.4 扬尘的防治对策 | 第80-83页 |
5.4.1 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 | 第80-81页 |
5.4.2 综合防治扬尘污染的主要对策 | 第81-83页 |
5.5 上海市中心城区扬尘管理评估体系构建 | 第83-87页 |
5.5.1 扬尘污染现状分析 | 第83页 |
5.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83-86页 |
5.5.3 定量评价 | 第86-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9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建议和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04-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