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成果和不足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 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在晋东南地区开展群众动员的背景和历程 | 第16-29页 |
一、开展群众动员的背景 | 第16-24页 |
(一) 开展群众动员的社会背景 | 第16-18页 |
(二) 开展群众动员的指导思想 | 第18-21页 |
(三)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及地位 | 第21-24页 |
二、开展群众动员的历史进程 | 第24-29页 |
(一) 初步动员时期(1937年—1940年) | 第25-26页 |
(二) 广泛动员时期(1941年—1943年) | 第26-27页 |
(三) 深入动员时期(1944年—1945年)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内容、方式及特点 | 第29-53页 |
一、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主要内容 | 第29-43页 |
(一) 政治动员 | 第29-31页 |
(二) 经济动员 | 第31-35页 |
(三) 文化动员 | 第35-39页 |
(四) 军事动员 | 第39-41页 |
(五) 社会动员 | 第41-43页 |
二、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方式 | 第43页 |
(一) 保障群众的物质利益 | 第43-48页 |
(二) 加强对群众的抗战宣传 | 第44-46页 |
(三) 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 | 第46-48页 |
三、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特点 | 第48-53页 |
(一) 动员内容的丰富性 | 第48-49页 |
(二) 动员目的的双重性 | 第49-50页 |
(三) 动员方式的灵活性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效果和经验 | 第53-62页 |
一、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效果 | 第53-58页 |
(一) 推动了华北抗日事业的进程 | 第53-54页 |
(二)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 | 第54-56页 |
(三) 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 第56-58页 |
二、晋东南地区群众动员的经验 | 第58-62页 |
(一) 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凝聚民力的基础 | 第58-59页 |
(二) 党的正确领导和优良作风是赢得民心的关键 | 第59-60页 |
(三) 实事求是是保证党各项事业成功的指导原则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一、文献史料类 | 第63页 |
二、论著类 | 第63-64页 |
三、论文期刊类 | 第64-65页 |
四、报刊类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