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山东省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 研究流程与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8-23页
    2.1 农村社区的内涵第18-20页
        2.1.1 农村社区的概念第18-19页
        2.1.2 农村社区的分类及功能第19-20页
    2.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界定及其内容第20-23页
第3章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第23-83页
    3.1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简况第23-24页
    3.2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的问卷设计第24-28页
    3.3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第28-79页
        3.3.1 已入住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第28-62页
        3.3.2 已入住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过程中问题的评价第62-68页
        3.3.3 已入住社区居民对社区未来建设发展切入点的评价第68-72页
        3.3.4 未入住社区居民的居住意愿第72页
        3.3.5 未入住社区居民不愿意搬入社区居住的原因第72-79页
    3.4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数据分析的基本结论第79-83页
第4章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第83-88页
    4.1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83-86页
        4.1.1 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明晰第83-84页
        4.1.2 资金缺乏严重影响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第84-85页
        4.1.3 农民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匮乏第85页
        4.1.4 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供给落后第85-86页
        4.1.5 社区管理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配备不完善第86页
    4.2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第86-88页
        4.2.1 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第86-87页
        4.2.2 部分公职人员的官本位意识和例行公事式的工作方式第87页
        4.2.3 融资渠道有限第87页
        4.2.4 自然条件的限制第87页
        4.2.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第87-88页
第5章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完善对策第88-94页
    5.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第88-89页
    5.2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89-90页
    5.3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度建设第90-91页
    5.4 多渠道获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第91-92页
    5.5 建立有效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第92-93页
    5.6 提高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的供给水平第93-94页
结束语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附录一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研究调查问卷(已入住)第101-106页
附录二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研究调查问卷(未入住)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F社区为例
下一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动员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