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复合地基 | 第12-14页 |
1.2.1 复合地基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刚性桩复合地基 | 第13-14页 |
1.3 差异沉降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地基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及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8-29页 |
2.1 地基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分析模型 | 第18-21页 |
2.1.1 框架单元 | 第18页 |
2.1.2 膜单元和 Kirchhoff 薄壳单元 | 第18-19页 |
2.1.3 Mindlin–Reissner 壳单元 | 第19-20页 |
2.1.4 文克勒(Winkler)地基模型 | 第20-21页 |
2.1.5 地基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整体分析模型 | 第21页 |
2.2 地基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整体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21页 |
2.2.2 阶段施工模拟的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21-23页 |
2.3 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2.3.1 ABAQUS 有限元模型的本构选择 | 第23-25页 |
2.3.2 网格剖分方法 | 第25-27页 |
2.3.3 准静态分析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差异沉降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 第29-43页 |
3.1 板材的短期轴压试验 | 第29-34页 |
3.1.1 试验概况 | 第29-31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3.1.3 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 第32-34页 |
3.1.4 试验结论 | 第34页 |
3.2 板材的长期轴压试验 | 第34-39页 |
3.2.1 试验概况 | 第34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3.2.3 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 第36-38页 |
3.2.4 试验结论 | 第38-39页 |
3.3 板材轴压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39-42页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2 数值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差异沉降控制的 XPS 板三折线本构模型建立 | 第43-53页 |
4.1 基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的短期荷载 XPS 三折线模型的理论推导 | 第43-46页 |
4.2 考虑加载速率的长期荷载 XPS 蠕变修正模型 | 第46-47页 |
4.3 根据试验结果的参数拟合和工程实用模型建立 | 第47-52页 |
4.3.1 蠕变量的参数拟合 | 第47-50页 |
4.3.2 三折线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差异沉降控制的阶段施工模拟和应用研究 | 第53-85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3-59页 |
5.1.1 工程简介 | 第53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53-59页 |
5.1.3 岩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 第59页 |
5.2 差异沉降控制的阶段施工模拟分析 | 第59-64页 |
5.2.1 根据实际加载速率建立的三折线模型 | 第59-60页 |
5.2.2 阶段施工模拟模型的基本假定及简化 | 第60-64页 |
5.3 差异沉降控制措施对筏板基础内力的影响 | 第64-76页 |
5.4 差异沉降控制措施对筏板基础变形的影响 | 第76-83页 |
5.5 差异沉降控制实际应用的构造措施 | 第83-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