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刚构桥论文

非对称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与减震措施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桥梁的震害第8-10页
        1.2.1 桥梁震害的教训第9-10页
    1.3 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第10-11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1-13页
        1.4.1 本文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2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桥梁抗震理论基础第13-21页
    2.1 桥梁抗震设防原则第13页
    2.2 地震波简介第13-14页
    2.3 地震波的选取第14-15页
    2.4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15-21页
        2.4.1 静力法第16页
        2.4.2 反应谱法第16-19页
        2.4.3 时程分析法第19-21页
3 结构动力性能分析第21-35页
    3.1 工程概况第21-22页
    3.2 分析软件简介第22-23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3.4 桥梁固有振动分析第25-28页
    3.5 固有振动分析结果第28-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反应谱分析第35-59页
    4.1 反应谱输入第35-38页
    4.2 地震作用的组合问题第38页
    4.3 反应谱分析结果第38-42页
    4.4 桥墩高度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第42-58页
        4.4.1 结构计算模型第42-45页
        4.4.2 四种计算模型地震响应第45-53页
        4.4.3 四种计算模型地震响应内力比较第53-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线性时程分析第59-71页
    5.1 本文选取的地震波第59-60页
    5.2 线性时程分析的结果第60-64页
    5.3 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比较第64-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减隔震分析第71-85页
    6.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第71页
    6.2 减隔震系统的组成第71-72页
    6.3 几种常见的减隔震装置第72-77页
    6.4 减震分析结果第77-83页
    6.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7.1 结论第85页
    7.2 展望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作用下偏压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
下一篇:无锡地铁车辆维修现场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