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信息系统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粗糙集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序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6-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本文组织结构与逻辑关系 | 第18-20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粗糙集及序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 第21-26页 |
2.1 粗糙集理论 | 第21-23页 |
2.1.1 信息系统及决策表 | 第21-22页 |
2.1.2 等价关系及等价类 | 第22页 |
2.1.3 粗糙集及其上下近似 | 第22-23页 |
2.2 序信息系统 | 第23-25页 |
2.2.1 序信息系统及优势关系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2.2 优势关系相关性质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优势排序法与保序性约简理论 | 第26-40页 |
3.1 问题的提出背景 | 第26-27页 |
3.2 排序模型与排序约简 | 第27-33页 |
3.2.1 原有排序方法 | 第27页 |
3.2.2 改进的排序方法及其数学性质 | 第27-31页 |
3.2.3 排序步骤与排序约简 | 第31-33页 |
3.3 保序性约简理论 | 第33-36页 |
3.4 排序约简算法 | 第36-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优势关系与AHP融合的层次排序法 | 第40-49页 |
4.1 问题的提出背景 | 第40-42页 |
4.2 层次排序法的数学形式 | 第42-43页 |
4.3 层次排序法基本步骤 | 第43-44页 |
4.4 能源评价实例 | 第44-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不协调序决策系统的协调修正算法 | 第49-66页 |
5.1 问题的提出背景 | 第49-50页 |
5.2 序决策系统基本知识 | 第50-52页 |
5.3 协调修正的相关概念 | 第52-55页 |
5.3.1 序决策系统的决策信息熵 | 第52-54页 |
5.3.2 序决策系统的不协调度 | 第54-55页 |
5.4 协调修正算法 | 第55-62页 |
5.4.1 CAA算法步骤 | 第55-56页 |
5.4.2 CAA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56-57页 |
5.4.3 算例演化 | 第57-61页 |
5.4.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1-62页 |
5.5 决策规则的获取与对比分析 | 第62-65页 |
5.5.1 决策规则获取方法 | 第62-63页 |
5.5.2 协调修正前后的规则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66页 |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