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新形势下债转股风险控制分析--基于二重集团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导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主要概念界定第9-10页
        1.2.1 产权第9-10页
        1.2.2 债转股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0-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页
    1.5 创新点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3-19页
    2.1 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2.1.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19页
        2.2.1 资本结构理论第17-18页
        2.2.2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第18页
        2.2.3 风险管理理论第18-19页
3 国内外债转股经验分析第19-29页
    3.1 国外债转股经验分析第19-21页
        3.1.1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第19-20页
        3.1.2 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第20-21页
    3.2 我国债转股经验及风险分析第21-29页
        3.2.1 我国第一轮债转股经验及风险分析第21-24页
        3.2.2 我国新一轮债转股推进过程及风险分析第24-29页
4 二重重装债转股概况及风险控制分析第29-50页
    4.1 二重重装简介第29-30页
    4.2 二重重装债转股过程第30-32页
        4.2.1 第一次债转股实施概述第30-31页
        4.2.2 第二次债转股实施概述第31-32页
    4.3 二重重装债转股风险分析第32-47页
        4.3.1 系统风险分析第32-35页
        4.3.2 非系统风险分析第35-47页
    4.4 案例分析结论第47-50页
        4.4.1 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风险第47-48页
        4.4.2 债转股企业自身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第48页
        4.4.3 债转股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效率低下第48-49页
        4.4.4 债转股对银行坏账暴露只起到缓冲作用第49页
        4.4.5 债转股出资机构的退出风险第49-50页
5 债转股风险控制建议第50-55页
    5.1 宏观层面第50-52页
        5.1.1 强化债转股市场化与法制化取向第50-51页
        5.1.2 构建制度性道德风险防范体系第51页
        5.1.3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第51-52页
    5.2 微观层面第52-55页
        5.2.1 企业自身风险识别与控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第52-53页
        5.2.2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第53-54页
        5.2.3 合理选择持股主体及拓展股权退出机制第54-55页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55-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5页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杞县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南召县山头村旅游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