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4.1 本文基本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3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4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创业学习 | 第14-18页 |
2.1.1 创业学习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创业学习与组织学习 | 第15-16页 |
2.1.3 创业学习的构思与测量 | 第16-17页 |
2.1.4 创业学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2 机会识别 | 第18-21页 |
2.2.1 机会识别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机会识别的构思与测量 | 第19-20页 |
2.2.3 机会识别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3 创业绩效 | 第21-24页 |
2.3.1 创业绩效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创业绩效的构思与测量 | 第21-23页 |
2.3.3 创业绩效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4 环境动态性 | 第24-26页 |
2.4.1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 | 第24页 |
2.4.2 环境动态性的构思与测量 | 第24-25页 |
2.4.3 环境动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模型建立与假设推导 | 第26-30页 |
3.1 已往研究的不足 | 第26页 |
3.2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3.3 研究假设的推导 | 第27-30页 |
3.3.1 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 | 第27页 |
3.3.2 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 | 第27-28页 |
3.3.3 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 | 第28页 |
3.3.4 创业学习、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 | 第28页 |
3.3.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质量分析 | 第30-40页 |
4.1 问卷设计和测量 | 第30-31页 |
4.1.1 样本选择和样本来源 | 第30页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0-31页 |
4.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第31页 |
4.1.4 实证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4.2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4.3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33页 |
4.4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3-40页 |
4.4.1 创业学习量表效度分析 | 第34-37页 |
4.4.2 机会识别量表效度分析 | 第37页 |
4.4.3 创业绩效量表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4.4.4 环境动态性量表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不同人口和组织特征引起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53页 |
5.1 样本的总体情况 | 第40页 |
5.2 性别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0-41页 |
5.3 年龄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1-42页 |
5.4 学历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2-44页 |
5.5 从事本行业工作时间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4页 |
5.6 职位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4-45页 |
5.7 公司性质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5-46页 |
5.8 公司规模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6-47页 |
5.9 企业成立年数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7-49页 |
5.10 所属行业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49-50页 |
5.11 业务形态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50-51页 |
5.12 创业阶段不同引起的差异性比较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 第53-65页 |
6.1 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创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页 |
6.2 创业学习对机会识别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6.3 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6.4 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6.5 机会识别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6-63页 |
6.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63-65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7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68页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管理启示 | 第68-70页 |
7.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70页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