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膜荚黄芪和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1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发现第13-14页
    1.2 苯丙氨酸解氨酶研究进展第14-23页
        1.2.1 PAL分布与定位第14页
        1.2.2 PAL的酶学性质第14-15页
        1.2.3 PAL基因第15-17页
        1.2.4 PAL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意义第17-19页
        1.2.5 PAL的应用价值第19-20页
        1.2.6 PAL的生产方法第20-22页
        1.2.7 体外载体构建技术第22-23页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3-24页
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40页
    2.1 材料第24-26页
        2.1.1 种子第24页
        2.1.2 菌株与质粒第24-25页
        2.1.3 工具酶第25页
        2.1.4 培养基与常用溶液第25-26页
    2.2 方法第26-31页
        2.2.1 实验材料的准备第26页
        2.2.2 总RNA的提取第26-27页
        2.2.3 反转录反应第27-28页
        2.2.4 目的基因PAL的PCR扩增第28-29页
        2.2.5 目的基因PAL的回收纯化第29页
        2.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CaCl_2-MgCl_2法)第29-30页
        2.2.7 连接及转化第30-31页
        2.2.8 筛选与鉴定第31页
        2.2.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3.1 cDNA的获得第31-32页
        2.3.2 目的基因PAL的克隆第32-33页
        2.3.3 膜荚黄芪PAL基因ORF分析结果第33-35页
        2.3.4 膜荚黄芪PAL基因信号肽分析第35-36页
        2.3.5 膜荚黄芪PAL酶活性位点分析第36-37页
        2.3.6 膜荚黄芪PAL基因同源性分析第37-38页
    2.4 讨论第38-40页
3 膜荚黄芪AmPAL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第40-62页
    3.1 材料第40-43页
        3.1.1 菌株与质粒第40-41页
        3.1.2 工具酶第41页
        3.1.3 培养基第41-43页
        3.1.4 常用溶液第43页
    3.2 方法第43-52页
        3.2.1 表达载体pPIC9K-AmPAL的构建第43-46页
        3.2.2 表达载体pPIC9K-PAL的鉴定第46页
        3.2.3 表达载体pPIC9K-PAL电转毕赤酵母GS115第46-49页
        3.2.4 高拷贝转化子的筛选第49页
        3.2.5 重组酵母GS115-pPIC9K-AmPAL的菌落PCR鉴定第49-50页
        3.2.6 重组酵母GS115-pPIC9K-AmPAL的诱导表达第50页
        3.2.7 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第50-51页
        3.2.8 PAL的纯化第51页
        3.2.9 Bradford法测PAL蛋白浓度第51-52页
        3.2.10 重组酵母表达产物PAL酶活性测定第5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2-60页
        3.3.1 表达载体pPIC9K-AmPAL的鉴定第52-55页
        3.3.2 表达载体pPIC9K-AmPAL的转化与筛选第55-56页
        3.3.3 重组酵母GS115-pPIC9K-AmPAL菌落PCR鉴定第56-57页
        3.3.4 蛋白PAL的诱导表达第57-58页
        3.3.5 蛋白PAL的纯化第58-59页
        3.3.6 PAL酶活分析第59-60页
    3.4 讨论第60-62页
4 膜荚黄芪AmPA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胞内表达第62-69页
    4.1 材料第62-63页
        4.1.1 菌株与质粒第62页
        4.1.2 工具酶第62页
        4.1.3 培养基第62-63页
    4.2 方法第63-65页
        4.2.1 膜荚黄芪AmPAL基因的克隆第63-64页
        4.2.2 表达载体pET32a-AmPAL的构建及其鉴定第64页
        4.2.3 pET32a-AmPAL转化大肠杆菌BL21及其鉴定第64页
        4.2.4 AmPAL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诱导表达第64-65页
        4.2.5 PAL粗酶活测定第6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5-67页
        4.3.1 AmPAL基因的克隆第65-66页
        4.3.2 大肠杆菌BL21-pET-32a-AmPAL的诱导表达及活性分析第66-67页
    4.4 讨论第67-69页
5 大豆GmPAL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第69-75页
    5.1 材料第69页
    5.2 方法第69-70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5.3.1 大豆GmPA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0-73页
        5.3.2 重组酵母GS115-pPIC9K-GmPAL第73页
    5.4 讨论第73-75页
6 结论和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部分第81-83页
    附录1第81页
    附录2第81-83页
    附录3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玫瑰孢链霉菌SW0702中DptR2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
下一篇:黑曲霉糖化酶淀粉结合区环化重排及其对糖化酶生淀粉降解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