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预付卡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商业预付卡的一般原理 | 第10-20页 |
1.1 商业预付卡的界定 | 第10-12页 |
1.1.1 商业预付卡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商业预付卡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 商业预付卡的特征 | 第12-14页 |
1.2.1 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 | 第12-13页 |
1.2.2 无因性 | 第13页 |
1.2.3 集资性 | 第13-14页 |
1.3 商业预付卡的法律性质 | 第14-20页 |
1.3.1 关于商业预付卡性质的几种观点 | 第14-17页 |
1.3.2 商业预付卡本质上是预付式消费合同 | 第17-20页 |
2 商业预付卡涉及的风险 | 第20-28页 |
2.1 商业预付卡在使用中的风险 | 第20-22页 |
2.1.1 虚假宣传、售卡欺诈风险 | 第20-21页 |
2.1.2 “霸王条款”风险 | 第21-22页 |
2.1.3 商家破产、逃逸的风险 | 第22页 |
2.2 商预付卡引发的维权风险 | 第22-24页 |
2.2.1 举证困难 | 第23页 |
2.2.2 被告不明确 | 第23-24页 |
2.2.3 维权成本高 | 第24页 |
2.3 商业预付卡存在着社会风险 | 第24-28页 |
2.3.1 受贿腐败风险 | 第24-25页 |
2.3.2 挪用预付金风险 | 第25页 |
2.3.3 恶意圈钱风险 | 第25-26页 |
2.3.4 税收风险 | 第26-28页 |
3 完善我国商业预付卡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28-38页 |
3.1 建立商业预付卡的准入机制 | 第28-30页 |
3.1.1 设定发卡主体资格 | 第28-29页 |
3.1.2 施行实名登记制度 | 第29页 |
3.1.3 建立保证金制度 | 第29-30页 |
3.2 强化商业预付卡的监管 | 第30-32页 |
3.2.1 明确监管主体 | 第30页 |
3.2.2 建立申报登记和检查制度 | 第30-31页 |
3.2.3 设立黑名单制度 | 第31-32页 |
3.3 赋予消费者解除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权利 | 第32-35页 |
3.3.1 设定“冷静期”制度 | 第32-33页 |
3.3.2 明确格式条款的效力 | 第33-35页 |
3.4 加强对预付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 第35-38页 |
3.4.1 加大发卡机构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 第36-37页 |
3.4.2 细化对发卡机构的惩罚措施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