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三、本文结构、目的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艾柯视觉艺术批评的思想渊源 | 第19-30页 |
| 第一节 艾柯的主要文艺观 | 第19-26页 |
| 第二节 艾柯视觉艺术批评的维度 | 第26-30页 |
| 第二章 艾柯视觉艺术批评的文化符号学维度 | 第30-46页 |
| 第一节 艾柯的文化符号学观念 | 第30-35页 |
| 第二节 建筑的符号学分析 | 第35-39页 |
| 第三节 电影的符号学分析 | 第39-46页 |
| 第三章 艾柯视觉艺术批评的审美历史维度 | 第46-58页 |
| 第一节 视觉艺术审美观分析 | 第46-49页 |
| 第二节 视觉艺术审丑观分析 | 第49-51页 |
| 第三节 审美观念的文化性 | 第51-55页 |
| 第四节 视觉艺术作品的审美历史分析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62页 |
| 1、文化符号学与审美历史的统一 | 第58-60页 |
| 2、艾柯视觉艺术批评的理论意义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