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HIV-1整合酶—人体LEDGF/p75蛋白相互作用界面抑制剂设计及RNA-配体对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述第9-15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研发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第9-10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第10-14页
     ·基于结构的虚拟化合物库筛选与先导化合物优化第10-12页
     ·靶标结构柔性处理策略第12-14页
   ·本论文总体安排第14-15页
第2章 HIV-1整合酶—LEDGF/p75相互作用抑制剂的发现第15-37页
   ·引言第15-24页
     ·整合酶的基本结构及整合机制第16-19页
     ·整合酶的辅助因子第19-20页
     ·LEDGF/p75的结构和功能第20-21页
     ·整合酶与LEDGF/p75的复合物结构第21-22页
     ·整合酶—LEDGF/p75相互作用抑制剂第22-24页
   ·整合酶—LEDGF/p75相互作用抑制剂的设计策略第24-25页
   ·材料和方法第25-28页
     ·大分子体系的构建第25-26页
     ·小分子配体结构的生成第26页
     ·分子对接第26-27页
     ·分子形状和基于结构的药效团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活性化合物的刚性和柔性对接比较第28-30页
     ·基于结构药效团的建立第30-32页
     ·虚拟筛选流程与初步的筛选结果第32-35页
   ·小结与展望第35-37页
第3章 对接模拟RNA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第37-56页
   ·引言第37-38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1页
     ·数据集的准备第38-39页
     ·实验结合模式的重复第39-40页
     ·配体多构象的产生第40页
     ·同源体识别第40页
     ·模拟的虚拟筛选第40-41页
     ·分子碎片筛选第41页
     ·重打分第41页
   ·实验结果观察第41-51页
     ·重复实验结合模式第41-45页
     ·同源配体识别第45-47页
     ·模拟的虚拟筛选第47-50页
     ·碎片筛选第50-51页
   ·讨论第51-55页
     ·影响对接精度的因素第52页
     ·对接失败分析第52-53页
     ·对接程序的命中识别第53-54页
     ·靶向RNA药物发现的应用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8页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功能改善药匹卡米隆的工艺改进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甾体生物碱化合物的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拮抗剂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