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的发展主线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几何的发展第14-15页
    1.3 几何的教育价值第15-17页
    1.4 研究问题第17页
    1.5 研究意义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30页
    2.1 相关名词的界定第19-21页
        2.1.1 核心内容第19-20页
        2.1.2 发展主线第20-21页
    2.2 几何内容发展主线相关研究第21-25页
    2.3 几何的认知障碍第25-30页
        2.3.1 平面几何证明障碍第25-27页
        2.3.2 立体几何空间想象障碍第27-30页
3 研究设计第30-36页
    3.1 研究方法第30页
    3.2 研究流程第30-32页
    3.3 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32-35页
        3.3.1 课程标准国际比较分析第32-33页
        3.3.2 专家论证会分析第33-35页
    3.4 研究框架第35-36页
4 几何内容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第36-51页
    4.1 确定几何的核心内容第36-40页
        4.1.1 几何概念图第36-39页
        4.1.2 几何内容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第39-40页
        4.1.3 确定几何的拟核心内容第40页
    4.2 几何拟核心内容的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第40-51页
        4.2.1 图形的度量第41-44页
        4.2.2 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第44-47页
        4.2.3 图形的变换第47-49页
        4.2.4 图形的位置关系第49-51页
5 几何内容的拟发展主线第51-60页
    5.1 几何具体内容的拟发展主线第51-60页
        5.1.1 图形的度量的拟发展主线第52-53页
        5.1.2 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的拟发展主线第53-58页
        5.1.3 图形的变换的拟发展主线第58-59页
        5.1.4 图形的位置关系的拟发展主线第59-60页
6 对第一次专家论证会结果的分析及对发展主线的修正第60-75页
    6.1 关于几何核心内容的讨论第60-61页
    6.2 关于几何拟发展主线的讨论第61-64页
        6.2.1 关于立体几何度量的讨论第61-62页
        6.2.2 关于尺规作图问题的讨论第62-63页
        6.2.3 关于图形的变换内容的讨论第63-64页
    6.3 关于思想方法的讨论第64-68页
        6.3.1 关于变换思想的讨论第64-66页
        6.3.2 关于逻辑推理能力的讨论第66-68页
    6.4 专家其他建议第68页
    6.5 呈现发展主线的修正结果第68-75页
        6.5.1 小学阶段几何内容发展主线第70-72页
        6.5.2 初中阶段几何内容发展主线第72-74页
        6.5.3 高中阶段几何内容发展主线第74-75页
7 对第二次专家论证会结果的分析及发展主线的修正第75-81页
    7.1 关于梯形的讨论第76页
    7.2 关于空间基本图形的讨论第76-77页
    7.3 关于“长方体的再认识”的讨论第77页
    7.4 关于“斜二测画法”内容的讨论第77-78页
    7.5 专家其他建议第78-79页
    7.6 呈现发展主线修正结果第79-81页
8 几何核心内容的水平划分第81-91页
    8.1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第81-86页
    8.2 几何核心内容的水平划分第86-91页
9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第91-95页
    9.1 研究结论第91-92页
    9.2 研究不足与建议第92-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附录第100-117页
    附录1:各国家学制汇总表第100-101页
    附录2:第一次专家论证会专家意见征询集第101-109页
    附录3:第二次专家论证会专家意见征询集第109-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解析几何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HPS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