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高速铁路的发展和无砟轨道控制测量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1 高速铁路的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1.2.2 我国在高速铁路控制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12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CPⅢ网观测数据粗差探测及平差基础 | 第12-24页 |
2.1 CPⅢ观测数据粗差探测 | 第12-18页 |
2.1.1 CPⅢ平面网独立闭合环的数目及组成 | 第12-14页 |
2.1.2 最小独立闭合环集的搜索及闭合差限差计算 | 第14-17页 |
2.1.3 应用实例 | 第17-18页 |
2.2 CPⅢ平面控制网平差基础 | 第18-23页 |
2.2.1 误差方程的开列和观测值初始权的列立 | 第18-19页 |
2.2.2 自由网平差精度评定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CPⅢ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 | 第24-40页 |
3.1 CPⅢ网近似坐标计算 | 第24-27页 |
3.1.1 起始测站计算近似坐标 | 第24页 |
3.1.2 中间测站计算近似坐标 | 第24-25页 |
3.1.3 分区四参数概略坐标计算 | 第25-27页 |
3.2 自由网平差方法与精度分析 | 第27-34页 |
3.2.1 自由网平差原理 | 第27-30页 |
3.2.3 经典自由网平差精度分析 | 第30-33页 |
3.2.4 秩亏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精度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3 近似坐标对自由网平差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1 近似坐标对平差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近似坐标对自由网平差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 粗差对自由网平差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1 粗差探测模型简介 | 第37页 |
3.4.2 baarda粗差探测模型 | 第37-38页 |
3.4.3 粗差剔除实例分析 | 第38页 |
3.5 自由网平差权的确立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CPⅢ约束网平差方法研究 | 第40-48页 |
4.1 CPⅢ约束网平差算法原理 | 第40页 |
4.2 近似坐标的计算 | 第40-41页 |
4.3 已知点分布对约束网平差的影响 | 第41页 |
4.4 粗差对约束网平差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 Helme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 | 第42-47页 |
4.5.1 方差分量估计模型的提出与改进 | 第42-43页 |
4.5.2 Helmet方差分量估计原理 | 第43-45页 |
4.5.3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可靠性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CPⅢ网平差程序设计与实例分析 | 第48-62页 |
5.1 CPⅢ网平差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 第48-57页 |
5.1.1 程序的编写工具 | 第48-50页 |
5.1.2 程序功能设计 | 第50-51页 |
5.1.3 程序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 第51-53页 |
5.1.4 平差数据结构设计 | 第53-57页 |
5.2 实测数据平差分析 | 第57-61页 |
5.2.1 自由网平差与约束网平差结果比较 | 第57-59页 |
5.2.2 与其他软件平差结果比较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