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9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选题背景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第8-10页
     ·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第8-9页
     ·盈余管理的概念分析第9页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第9-10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4页
     ·盈余管理的相关指标第10-11页
     ·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3-14页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分析第14-18页
     ·变量聚类分析第14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14-16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16-18页
   ·论文结构第18-19页
2 盈余管理识别指标体系的设计第19-32页
   ·盈余管理识别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19页
   ·盈余管理识别初步指标的选取第19-22页
     ·企业资产质量指标U1第20-21页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U2第21页
     ·资产营运能力U3第21-22页
     ·企业盈利质量U4第22页
   ·盈余管理识别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2-27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2-23页
     ·数据处理第23-24页
     ·变量聚类分析第24-27页
     ·盈余管理识别的分析指标第27页
   ·指标权数的确定第27-30页
     ·确定权数的方法第27-28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28-30页
   ·制定指标评价标准第30-32页
3 盈余管理识别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第32-35页
   ·建立指标集第32页
   ·建立评语集第32页
   ·建立权数集第32-33页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第33-34页
     ·效益型指标第33页
     ·成本型指标第33-34页
   ·综合评价第34-35页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第34页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第34页
     ·求评价最终分值第34-35页
4 盈余管理识别模型的实证研究第35-39页
   ·盈余管理识别指标的原始数据第35页
   ·隶属度的确定第35-37页
     ·效益型指标第35-36页
     ·成本型指标第36-37页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第37-38页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第38页
   ·综合评价第38-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IPO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研究
下一篇:SAPR/3在兖矿集团的应用与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