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三)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2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2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2-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4-27页 |
(二)访谈法 | 第27-29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 | 第30-49页 |
一、淮北市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二、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第32-47页 |
(一)性别差异比较 | 第32-33页 |
(二)不同年龄段农村幼儿教师差异比较 | 第33-35页 |
(三)婚姻状况的差异比较 | 第35页 |
(四)有无编制上的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五)工作年限的差异比较 | 第36-39页 |
(六)不同学历的差异比较 | 第39-41页 |
(七)本专业是否为学前教育的差异比较 | 第41-42页 |
(八)任教班级人数的差异比较 | 第42-44页 |
(九)园所性质上的差异比较 | 第44页 |
(十)不同薪资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44-47页 |
三、调查结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9页 |
一、淮北市农村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 第49-53页 |
(一)师幼之间和谐友爱 | 第50-51页 |
(二)幼儿教师工作稳定 | 第51-52页 |
(三)工作集体关系融洽 | 第52页 |
(四)热爱幼教工作本身 | 第52-53页 |
二、淮北市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53-59页 |
(一)工资较低劳酬不符 | 第54-55页 |
(二)幼教工作繁琐机械 | 第55-56页 |
(三)家园合作矛盾冲突 | 第56-57页 |
(四)社会地位低且要求高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淮北市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对策 | 第59-65页 |
一、教师自身层面 | 第59-61页 |
(一)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 第59页 |
(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 第59-60页 |
(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 第60页 |
(四)不断加强研究学习 | 第60-61页 |
二、园所层面 | 第61-63页 |
(一)严格把关班级额度 | 第61页 |
(二)营造民主工作环境 | 第61-62页 |
(三)配备相应专业保育员 | 第62页 |
(四)提升园长专业素养 | 第62-63页 |
三、政府及社会层面 | 第63-65页 |
(一)加大力度发展学前 | 第63页 |
(二)完善幼教师资配备 | 第63页 |
(三)给予政府财政支持 | 第63-64页 |
(四)定期组织职后培训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