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马铃薯StERF5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摘要第5-7页
SUMMARY第7-9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第11页
    1.2 植物ERFs转录因子第11-16页
        1.2.1 ERFs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ERFs转录因子结构特征第12-14页
        1.2.3 ERFs转录因子在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14-15页
        1.2.4 ERFs转录因子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第15-16页
    1.3 马铃薯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7-21页
        1.4.1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优点和局限第18-19页
        1.4.2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第19-21页
    1.5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衍生第21-23页
        1.5.1 酵母单杂交第21页
        1.5.2 酵母三杂交第21-22页
        1.5.3 反向酵母双杂交技术第22页
        1.5.4 细菌双杂交技术第22-23页
        1.5.5 膜定位和分泌途径双杂交系统第2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马铃薯转录因子 StERF5 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24-36页
    2.1 试验材料第24-26页
        2.1.1 植物材料第24页
        2.1.2 菌株和质粒第24页
        2.1.3 工具酶和试剂第24-25页
        2.1.4 常用抗生素与激素的配置第25页
        2.1.5 培养基的配置第25页
        2.1.6 模板与引物第25页
        2.1.7 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2.2 试验方法第26-29页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27页
        2.2.2 StERF5转录因子基因的扩增第27-2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2.3.1 马铃薯总RNA的提取第29页
        2.3.2 StERF5基因cDNA的克隆第29-30页
        2.3.3 克隆载体构建与检测第30页
        2.3.4 马铃薯StERF5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第30-32页
        2.3.5 StERF5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2-34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马铃薯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StERF5的构建及鉴定第36-50页
    3.1 试验材料第36-37页
        3.1.1 菌株、载体和文库第36页
        3.1.2 试验试剂第36-37页
    3.2 试验方法第37-43页
        3.2.1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的构建第37-41页
        3.2.2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毒性检测第41-43页
        3.2.3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自激活检测第4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3.3.1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的构建及检测第43-46页
        3.3.2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的毒性检测第46-47页
        3.3.3 诱饵载体pGBKT7-StERF5的自激活检测第47-49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第四章 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及阳性克隆的鉴定第50-66页
    4.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4.1.1 菌株及质粒载体第50页
        4.1.2 试验药品第50页
        4.1.3 检测引物设计第50页
        4.1.4 试验仪器第50-51页
    4.2 试验方法第51-58页
        4.2.1 酵母双杂交对照实验第51-52页
        4.2.2 诱饵质粒与文库质粒共转化筛选(PEG/LiAc法)第52-54页
        4.2.3 诱饵菌株与文库菌液杂交筛选(Mating法)第54-55页
        4.2.4 候选蛋白阳性克隆的鉴定第55-57页
        4.2.5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扩增第57页
        4.2.6 大肠杆菌菌液PCR第57页
        4.2.7 阳性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7页
        4.2.8 酵母回转验证阳性克隆第57-5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8-65页
        4.3.1 酵母双杂交对照实验第58-59页
        4.3.2 cDNA文库的筛选第59-60页
        4.3.3 候选蛋白阳性克隆的鉴定第60-61页
        4.3.4 cDNA测序及GO分析第61-63页
        4.3.5 候选基因组蛋白H2B的酵母回转验证第63-65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附录第74-84页
致谢第84-86页
作者简介第86-87页
导师简介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生草着丝粒功能序列分析及其与藜科植物功能序列比对
下一篇: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马铃薯StNAC262互作的功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