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研究 | 第16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概述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 第21-22页 |
2.1.3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及其比较 | 第22-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控制理论 | 第24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第3章 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7-39页 |
3.1 NHC公司简介 | 第27-30页 |
3.1.1 NHC公司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3.1.2 NHC公司经营状况 | 第29-30页 |
3.2 NHC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第30-31页 |
3.3 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 第31-34页 |
3.3.1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 第31页 |
3.3.2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流程 | 第31-34页 |
3.4 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4.1 评价组成员独立性较差 | 第34页 |
3.4.2 评价方法相对落后 | 第34-35页 |
3.4.3 评价内容不全面 | 第35页 |
3.4.4 评价结果不准确 | 第35-36页 |
3.4.5 缺陷整改不到位 | 第36页 |
3.5 产生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3.5.1 评价主体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3.5.2 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第37页 |
3.5.3 缺乏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 | 第37-38页 |
3.5.4 缺乏责任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第4章 构建NHC公司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 第39-69页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39页 |
4.2 评价指标的设置 | 第39-44页 |
4.2.1 控制环境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4.2.2 风险评估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4.2.3 控制活动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4.2.4 信息与沟通评价指标 | 第43页 |
4.2.5 监督评价指标 | 第43-44页 |
4.3 评价指标的等级 | 第44-45页 |
4.4 NHC公司内部控制的模糊评价 | 第45-66页 |
4.4.1 指标权重的分配 | 第45-51页 |
4.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1页 |
4.4.3 各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51-64页 |
4.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4.5 NHC公司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 第66-69页 |
4.5.1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 第66页 |
4.5.2 形成责任预算反馈机制 | 第66-67页 |
4.5.3 优化财产保护控制 | 第67页 |
4.5.4 完善内外部信息沟通机制 | 第67-68页 |
4.5.5 优化内部监督机制 | 第68-69页 |
第5章 NHC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69-71页 |
5.1 提高全员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 第69页 |
5.2 完善定量化的评价指标 | 第69-70页 |
5.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A NHC公司内部控制的调查问卷 | 第75-79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